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蔣竹韻:自助時光”在拾萬空間開幕 藝術家嘗試捕捉現(xiàn)代技術的童年時刻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2021-08-09
展覽現(xiàn)場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一個龐然大物擱淺在未來的海邊,人們叫它“時間”。在烈日及空氣的作用下,時間迅速發(fā)生變化。研究者對時間的腔體內部進行掃描,發(fā)現(xiàn)它約略呈現(xiàn)對稱的直線結構,隱隱約約帶有種工業(yè)感,這又讓人質疑其非生物性。不過,當前的掃描速度完全跟不上它的變化,其速度甚至超過了可見光的反射所需的時間,因此,掃描出來的斷層影像模糊一片,最終也成為了“時間”變化的一部分內容,只能是一紙技術失靈的見證。

——蔣竹韻,“自助時光”

展覽現(xiàn)場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展覽現(xiàn)場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春神
Morpho rhetenor
十字繡初圖,針,線
Cross stitch preliminary chart, needle, thread
200×150cm
2021
?蔣竹韻 Jiang Zhuyun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作品的原始圖像來自 wikimedia 的一只雌性巴西蝴蝶春神。通過十字繡的數(shù)字化編碼處理,將作品的工藝流程倒推,以一種時間上的回溯或者“穿越”,作為現(xiàn)場的呈現(xiàn)。這種初始化的圖像,不僅指向生產的源頭,消費也成為了該作品最終完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即消費作為前提的“再生產”。

時光旅行是科幻的母題,源于雷布拉德利筆下的一只蝴蝶,隨后被氣候學廣泛引用,來闡釋蝴蝶效應:“一只來自巴西的蝴蝶,它煽動了一下翅膀導致大洋彼岸的一場龍卷風”。正如小說中那只被踩碎的蝴蝶,后來引發(fā)了未來的巨變。


Net
線纜
Wires and Cables
300×300cm
2021
?蔣竹韻 Jiang Zhuyun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網 | 局部
Net | Part
線纜
Wires and Cables
300×300cm
2021
?蔣竹韻 Jiang Zhuyun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匯集了藝術家在工作以及生活中累積的各種線材。幾乎所有線材都出自標準化的生產,也在產品迅速更新而被汰換下來。這些生產消費過剩的材料,它們被藝術家編織成3米平方的網。

展覽現(xiàn)場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調諧
Tuning
歐標鋁材,步進電機,矯音器,水桶
European standard aluminum, stepper motor, corrector, bucket
尺寸可變
Variable size
2021
?蔣竹韻 Jiang Zhuyun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調諧 | 局部
Tuning | Part
歐標鋁材,步進電機,矯音器,水桶
European standard aluminum, stepper motor, corrector, bucket
尺寸可變
Variable size
2021
?蔣竹韻 Jiang Zhuyun

作品的主體由三組生產流水線的各種標準件組成,通過調諧不同步進電機轉速,其音高組成一個A小調和弦,并通過水桶放大。

左右每秒
Left and Right in a Second
轉向馬蹄聲發(fā)聲器
Steering horseshoe sounder
尺寸可變
Variable size
2021
?蔣竹韻 Jiang Zhuyun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左右每秒
Left and Right in a Second
轉向馬蹄聲發(fā)聲器
Steering horseshoe sounder
尺寸可變
Variable size
2021
?蔣竹韻 Jiang Zhuyun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作品呈現(xiàn)了將秒聲在空間上的分離。機動車的轉向聲來自模擬的繼電器,在每秒內的開關閉合所發(fā)出的聲音,被稱之為“馬蹄聲發(fā)聲器”。技術文化中的這種命名,與原始對象之間的類比,是藝術家認識技術和時間的重要途徑。

路徑
Path
電機,不銹鋼卷,各種植物,路障,生活用品
Motor, stainless steel roll, all kinds of plants, roadblocks, daily necessiti
尺寸可變
Variable size
2021
?蔣竹韻 Jiang Zhuyun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路徑 | 局部
Path | Part
電機,不銹鋼卷,各種植物,路障,生活用品
Motor, stainless steel roll, all kinds of plants, roadblocks, daily necessiti
尺寸可變
Variable size
2021
?蔣竹韻 Jiang Zhuyun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路徑 | 局部
Path | Part
電機,不銹鋼卷,各種植物,路障,生活用品
Motor, stainless steel roll, all kinds of plants, roadblocks, daily necessiti
尺寸可變
Variable size
2021
?蔣竹韻 Jiang Zhuyun
圖片來源:拾萬空間 Hunsand Space

長達50米的不銹鋼卷,以各種雜物作為支撐,以順時針的方向循環(huán),并穿行于各種物件之間。在各種力的作用下,呈現(xiàn)了某種恒定的張力與彎曲。

“顯而易見,我們并非生活在同一時光中”

——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日界線》

以一則極短篇開場的《自助時光》是藝術家蔣竹韻在拾萬空間的第五次個展。在過去的作品中,蔣竹韻大量運用如編程等現(xiàn)代技術制作藝術作品。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則嘗試捕捉現(xiàn)代技術的童年時刻。蔣竹韻廣泛使用各種裝置材料和圖像,他以十字繡制作巴西春神蝴蝶的圖樣,將電纜手工編織成一張網,改造汽電交通工具用的轉向發(fā)聲器,還有一系列街道設施,以及工廠流水線上的標準件。有些材料還容易理解,例如電纜,被視為某種現(xiàn)代化的技術。如果用批判性的思維,十字繡也是重要的技術,而蝴蝶的輕盈和洲際遷徙的能力,也引發(fā)人們的科幻想象——例如,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早在1952年的科幻小說《雷聲》中描繪一只蝴蝶的死引發(fā)了歷史巨變。十多年后,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Edward N.Lorenz)也確實沿用了小說家的科幻意象,來闡釋氣候學的前沿觀點:蝴蝶效應。本次展覽中,蔣竹韻嘗試將 “氣候”的變化隱藏在他日常的藝術制作之后,表達對時間和科技生活的觀點與感觸?,F(xiàn)代的“時空”與日常的經驗之間的斷裂,開始清晰。


蔣竹韻:自助時光

展覽時間:2021年8月7日 - 9月11日(周一公休)

開幕時間:2021年8月7日 周六 下午4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