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4年9月12日上午9時,由99藝術網發(fā)起并承辦,文化部藝術司、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作為指導單位,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和龍美術館聯合主辦,以及由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震旦博物館、今日美術館、民生現代美術館、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浦東時報等共同協(xié)辦的第二屆中國民營美術館發(fā)展論壇(2014o浦東)在上海龍美術館(浦東館)開幕,本屆論壇主題是“中國民營美術館的戰(zhàn)略定位與運營策略”,旨在搭建國際民營美術館領袖、行業(yè)精英對話的高端交流平臺,整合國際美術館行業(yè)領袖思想,為推動中國民營美術館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解決之道。日本福武基金會首席執(zhí)行官Kenjiro Kaneshiro先生進行了發(fā)言。
各位早上好!我來自于日本,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我來到本次論壇,有這么好的機會可以和大家進行分享,再次表示感謝!
福武基金會與倍樂生控股公司(Benesse Holdings)合作,福武總一郎(Soichiro Fukutake) 為創(chuàng)始人。福武基金會專注于當代藝術的推進,并通過“藝術之島”方式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直島( Naoshima) 的文化發(fā)展。在近幾年間,直島( Naoshima) 迎來了約40萬的世界游客,他們來參觀和訪問。一些列的藝術展也吸引了媒體的關注,有很多海內外的媒體都來到瀨戶內海進行報道。在這些報道中,他們宣傳了藝術展覽和博物館,并稱這些藝術展與西方不同,非常具有當地特色。媒體尤其稱贊建筑和現代的藝術作品與自然非常融洽的銜接在一起,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倍樂生控股公司(Benesse Holdings)作為福武基金會的成立者,公司的核心理念就是享受前進的每一步,不斷向人類的愿望和夢想前進。倍樂生控股公司(Benesse Holdings)公司每年的營業(yè)額非常高,其企業(yè)的哲學和文化主要是對人類的福祉進行思考和體驗。主要有四個核心文化:第一是自然;第二是建筑與藝術;第三是歷史和生活方式;第四是人,即以人為本。
瀨戶內海是日本最大的內海,由三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港口;另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學校和文化中心、文化設施。還有一部分是工業(yè)區(qū),分布著很多工廠。這三個部分的文化教育區(qū)內有很多的現代美術館和博物館。從手中的手冊上我們可以看到有直島、豊島、小豆島、大島、犬島等,在很多島上都建設了美術館,比如在豊島(Teshima)上,就有豊島美術館,在小豆島(Shodoshima)的校園內有福武美術館。
直島( Naoshima)上的直島當代美術館(Naoshima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位于島嶼的南部,于一九九二年的落成,由日本著名建筑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設計。我們對直島當代美術館(Naoshima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自1990年到2013年間的訪客進行了分析,訪客主要以年輕女士、城市白領為主,其中,美國、韓國和法國這三個國家占到了國際訪客量的前三位。相較于其他島嶼,直島( Naoshima)的情況比較特殊,其訪客大多來自歐美地區(qū)。安藤忠雄(Tadao Ando)曾說過,大概的意思是:回顧直島( Naoshima)的歷史,也看到了Benesse創(chuàng)始人福武總一郎(Soichiro Fukutake) 的精神。作為一個建筑師,我也感到了他們社會責任感。
在直島( Naoshima)上不可錯過的還有地中美術館(Chi Chu Art Museum) ,里面永久保存著莫奈的《睡蓮》以及長期關注直島的現代美術家詹姆斯o圖瑞爾(James Turrell)和瓦爾特o德o瑪麗亞(Walter de Maria)的作品。
在手冊中呈現的一些作品,有的是委托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有一部分是根據特定的場所專門設計的藝術作品--有一些作品將瀨戶內海和現代藝術結合在一起制造的景觀。比如說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南瓜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港口如果沒有南瓜的點綴可能和世界上面的任何一個港口都別無二致,有了南瓜之后,這個地方的港口就顯得獨一無二了。
手冊中還列出了一些現代藝術工程的進展情況,如1997年到2001年建設了四座。在2002至2007年又建造了七座。所謂的藝術房屋項目,是利用原來的村落完成一些現代藝術展廳,包括老倉庫和舊民宅的改造,試圖把整個村莊轉變成一座分散的藝術館。在上世紀90年代,藝術家把比較陳舊的社區(qū)進行改造成富有藝術氣息的居所。在這個改造的過程當中建筑師和藝術家合作,設計出一些獨特的作品。其中,《時間的海》這個作品是由著名藝術家設計的,我們可以看到水當中有很多燈光的點綴。另外兩座藝術房屋的設計作品,一個是很古老的神殿在改造之后,破舊、頹廢的老的神廟就煥然一新了。
犬島(Inujima)島名的由來是因島上有一塊像狗的大石。和附近的直島( Naoshima)一樣,犬島(Inujima)已經成為一個現代藝術的基地。在轉向現代藝術前,犬島是一塊工業(yè)用地,現在主要用來展示銅礦的遺址,并建立了博物館,還有相應的藝術屋項目,如“瀨戶內國際藝術節(jié)”,每三年舉辦一次,分成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依照不同主題,共計108天的展期。展覽包含了民俗、演藝、祭典和風土記等,與現代美術、建筑和戲劇跨界交錯,旨在把瀨戶內海的魅力,向世界傳播。
豊島(Teshima)也飽受當代工業(yè)廢物的侵擾,所建設的豊島美術館由東京建筑師西澤立衛(wèi)和日本藝術家內藤禮合作設計,為了更好的保護周圍的美景,美術館與當地的居民一起推進土地耕植的工作。
在瀨戶內海的島嶼上,福武基金會做了很多的項目,包括在2010年首次舉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節(jié),吸引了90萬的訪客。在2013年舉辦的第二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節(jié),大約迎來了一百萬的游客來到島上參觀。我們主辦了一些活動也得到了媒體的關注,包括一些藝術發(fā)布會等。
最后我們談談福武基金會的運作,基金會由三個組織共同運作推進相關的運營成本,相應的計算等。除此之外,我們也宣傳相應的博物館以及藝術活動,針對民間的一些活動進行安排。包括一些慈善活動。手冊中展現的是福武基金組織架構圖的情況,可以看到相應的組織架構。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和當地的居民共同的來做這個事情,確保當地居民的生活是幸福、美滿、安全的。我們將會不遺余力的繼續(xù)為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做出持續(xù)的努力,實現當地的文化復興。
再次感謝各位的耐心聆聽!
附:
直島( Naoshima) 是日本四國島的瀨戶內海之中的一個離島,一座人口不足4000人的小島,卻被英國的旅游雜志《Traveler》評為“全球接下來應該去的7個地方”之一。
這是一座原本因冶金污染而形同荒廢的小島。日本倍樂生控股公司(Benesse Holdings)總裁福武總一郎,也是當今世界級收藏家之一,構思了“藝術之島”,于1987年以10億日元買下直島大部,請名設計師設計展覽館和酒店為一體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