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葉永青個展《迷涂癥—葉永青藝術之旅》在香港開幕(圖)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林善文 2008-04-07

<<<更多現(xiàn)場圖片進入

2008年4月 5日下午,葉永青個展《迷涂癥——葉永青藝術之旅》在香港藝術中心隆重開幕。藝術家張曉剛、周春芽、張小濤、唐志岡、羅旭、李新建、李季、薛繼業(yè),批評家陸蓉之、呂澎,娛樂圈鄧婕、李亞鵬、張國立、孫冕等人前來祝賀。聞訊而來的還包括了國內(nèi)外畫廊的老板,美術館館長、收藏家、政府官員,香港社會名流等。

展覽分為憂傷的青春詩歌1981-1984 ;潮流的演員和觀眾1985——1989;生活在歷史中1989——19935;遠行和漫記1994-1999;單飛1999-2007五個部分組成,展出葉永青作品30余幅。統(tǒng)觀整個展覽,大體的為觀眾勾勒出了藝術家近30年來藝術發(fā)展的脈絡。

葉永青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在中國當代藝術的浪尖上保持了近三十年。從1982年在當時中國最權威的學術期刊《美術》發(fā)表文章《四川青年美術家談創(chuàng)作》后,改變了他從一個藝術家的心態(tài)成長為一位藝術家。隨著他大學期間不斷的有作品和文章在國家報刊上發(fā)表。在大學期間他加入了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從那一個時期,他就成為中國藝術學術界被重點關注的人物之一。從他當時的作品可以看出,葉永青的作品遠區(qū)別于當年流行的傷痕美術。事實是,自傷痕美術時期起,就以作品的“邊緣性”受到賞識。他是主流藝術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補充,充當著一個豐富的角色。不管是80年代的官方系統(tǒng)還是今天的當代藝術體系,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的眼光,他的作品都顯得獨特和智慧,在藝術造詣上也獨樹一幟。

在80年代初,在別人都歌功頌德的時候,他寫“生命流”;在別人小家小天下的時候,他開始他的《大招帖》;在別人波普和頑世的時候他漫游和涂鴉,寫“心情日記”;在別人都大談觀念的時代,他卻“畫你個鳥!”。他總是能夠從過去的一個個勛章里邊逃離出來,重新調(diào)整和找到自己。葉永青說:“我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可以不斷逃離的人,一個可以不斷地逃離以前別人給你的或者這個社會賦予你的各種各樣的標簽或者別的東西。我有時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幸存者,所謂幸存者就是不僅僅把自己當作過去時代碩果僅存的人,而是把自己當作一個可以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不斷自我更新的人,從原來的陷阱里邊,從別人給你規(guī)定過的那些概念里邊不斷地逃跑掉,這樣你才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去表達出一些你自己的新的興趣和新的可能性?!弊鳛槌绷鞯难輪T和觀眾,“單飛”是他近30年來的藝術之旅的真實寫照。

有意思的是,而這些年來他的作品從市場的價格上來說遠低于晚比他成名的方力鈞、岳敏君以及與他一同出道的羅中立、張曉剛、何多苓、周春芽——他的那些同學們。同為一線的藝術家,價格上的差異讓這些淘金者看到了機會。市場是催生展覽的重要原因。與前幾次的展覽相比,這次香港的個展是葉永青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展覽?!睹酝堪Y——葉永青藝術之旅》提示了這個展覽的重要性。

這個展覽里邊,一半以上的作品都是從世界各地的藏家以及美術館那里借回來展出,讓這個展覽顯得彌足珍貴。比如,他92年創(chuàng)作的《大招帖》(5聯(lián))就是從古根漢姆美術館飄揚過海地借回來的。這解決了我這樣一個疑問:并非藝術家舉辦如此之多的展覽,并不是說這些作品都是等待藏家的作品。很多知名藝術家的展覽很大一部分的作品都是靠借回來的,然后展出。

展覽與展覽的區(qū)別在于,展覽質(zhì)量成為考評主辦方實力的一個標桿。從走勢來說葉永青的展覽越辦越大,越來越好,是葉作品市場上好的走勢的一個暗示。藝術市場顯示出了他理性的一面。在我看來,葉永青作品的價格是否起來成為衡量這個藝術市場是否成熟的一個標桿。

葉永青在多種場合下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說藝術品與作品的價格沒有什么關系。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葉永青說:“與其讓你的精力過多地去關心這些在現(xiàn)實里的名利沉浮,還不如把自己的想法,更多的力量體現(xiàn)在對作品上地表達上,畢竟最后最重要地不是我們做了什么而是看我們真正留下了什么?!痹诓僮骱统醋鞒蔀橐环N潮流的時候,葉永青作為獨立和自由的藝術家,他的淡泊和超脫贏得了越來越多的粉絲。作為策展人的葉永青,作為藝術家的葉永青,作為活動家的以及思想家的葉永青在歷史上都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而市場給與的標桿是什么呢?!

【編輯:劉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