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隙光——李青個展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5-10-21
上海麗安當代藝術空間于2015年10月16日推出李青個展《隙光》,展出藝術家李青近期創(chuàng)作的《午后》、《秘密》、《日光》、《發(fā)生》、《洞穿》、《出走》、《和合》等系列作品。


李青
 
無論是繪畫,還是創(chuàng)作裝置等其它類型作品,李青總是在尋求著新的變化與可能性。這一次在麗安當代藝術空間舉辦的李青個展,將會比較全面地呈現(xiàn)李青在藝術上正在發(fā)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那些貌似簡單素靜實則含有很多懸疑感甚至夢幻感的畫面證明,李青終于越過了那些跟外界表層現(xiàn)象勾連太多的畫面觀念游戲階段,開始探索如何憑借并不復雜的題材實現(xiàn)微妙的造境。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通過這次展出的作品,我們除了會發(fā)現(xiàn)某些隱伏的敘事線索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能體驗到李青為我們營造的全新畫面語境--它們是敞開的,又是封閉的。說它們"敞開",是因為它們看上去是那樣的簡明,無論是色彩、內容還是線條、筆觸,都很寂靜、單純,每個場景畫面--哪怕只是個局部都讓人覺得仿佛是人群散去后留下的午夜空場。它們的敞開,是面向空無的。它們并不拒絕任何視線的介入。但,它們又有著封閉的本質。這"封閉",源自個體的主觀層面,源自個體脫開群體意識與人際環(huán)境之后的那種自在與游離。而在開放與封閉之間,存在著難以言說的張力。

不管李青如何畫那些墻,近乎整體的,局部的,充滿夢幻感的,還是貌似寫實的,當它們跟那些看上去明顯有些突兀的物件構成某種對應關系時,就會讓人從那種寂靜且干凈的狀態(tài)中逐漸感覺到所有的一切都是虛無與懸置的。那些畫面雖然內容都不一樣,但是在氣息上是相通的,有時你甚至會認為它們都很像夢境的舞臺場景化。同時它們又是那樣的陌生。不安、猶疑、戲劇性,所有這些因素,都非常微妙、不動聲色地融入了這些過于寧靜的畫面圖景。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李青在創(chuàng)作中已然超越了觀念游戲層面,進而將重點放在了畫面空間與氛圍的營造上。她試圖通過意味微妙的畫面空間,讓人重新看待那些"尋常的事物"以及"真實",尤其是局部細節(jié),還似乎在提醒人們注意--藝術上的"真實",意味著重構與生成,這種"真實"既讓人不能不為之觸動,又是可疑的,因為它們都有著本質的虛構性。

李青的作品畫面都是簡明的,相當"寫實"感的,但每幅畫作都有著微妙的多層次復合結構,而這又恰恰導致了畫面的那種虛構的"真實"。這種"真實"的價值不在于它暗示了什么潛藏的事物,而在于它提供了足夠豐富的想象敘事的空間,給所有的觀看者。讓人們可以在面對這樣的畫面圖景的過程中凝視、出神、浮想、游離,進而獲得完全個人化的空間想象與敘事的體驗。

李青營建的畫面是相當私人化的。我們可以認為它們來自于他個人的記憶深處,也可以認為它們只是她即興捕捉到的圖景,或是覺得它們多數(shù)來自于他的想象和夢境,當然也有可能是這些因素的融合。她既通過疊加讓多種因素復合在一起,又在做著畫面的減法--去掉各種各樣的雜質與雜音,去掉這樣那樣的姿態(tài),從而做到了讓加與減、多與少構成了一種充滿張力的平衡。她所要暗示并探討的,其實很可能是關于自我與他者、自我與世界的關系的:一個獨立的個體越是真實地存在,對于他者來說也就越是陌生的、微妙的、充滿不確定性的,并且在本質上又是與他者和世界明顯疏離的。但或許也正因如此,在自我與他者與世界在交錯中生成的視界里,才會蘊藏著近乎無限的可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