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許鴻飛:以藝術之名 升華最平實的生活

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4-09-01

許鴻飛雕塑世界巡展的第11站,深入到了文藝復興腹地,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宮。走在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之城,不禁令人想起薄伽丘、達·芬奇、米開朗琪羅。許鴻飛說,帶著他的“肥女”走進這樣一個有著沉甸甸藝術底蘊的城市,需要極大的勇氣和信心。若在倫敦、都靈、米蘭幾站之前,也許未必敢有如此的底氣,讓他的作品與如雕塑《大衛(wèi)》這樣的經(jīng)典名作并肩站立在同一座城池。不過,“肥女”的輕快和幽默能夠在不同大洲、引得不同國籍的觀眾會心一笑,翡冷翠又何嘗不可呢?

“歷時10余年,他孜孜不倦,雕塑‘肥女’;飛躍千萬里,他一路向前。”這是一些人對雕塑家、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全球巡展的描述。許鴻飛的世界巡展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已走過了11站,包括大洋洲國家澳大利亞的悉尼和墨爾本,歐洲國家意大利的西西里、都靈、米蘭、佛羅倫薩,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等地,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深感染著當?shù)赜^眾,并受到好評,一系列的展覽活動也讓藝術家許鴻飛真正“走進”世界藝術舞臺。

綻放世界的“肥女”

許鴻飛是一個形象鮮明的藝術家,他長相酷似香港早期明星林子祥,而上唇的八字胡又頗有魯迅的風采。他經(jīng)常手持煙斗,身上既有藝術家的清高疏離之氣,也會游走在名表、名筆、紅酒、煙斗和雪茄的物質(zhì)世界里,并用這些符號喚起創(chuàng)作靈感。

許鴻飛是科班出身,接受過美術學院的系統(tǒng)訓練,掌握了堅實的造型功底。然而,他較早地意識到,藝術的基礎功夫與真正的創(chuàng)作之間不是量的差異,而是質(zhì)的區(qū)別。藝術創(chuàng)作必須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獨特性,即鮮明的個性。正是由于對這一藝術原理的自覺,驅使許鴻飛敢于在雕塑創(chuàng)作中標新立異,努力尋找個性化的表現(xiàn)語言。

多年來,許鴻飛堅持以“肥女”為符號,創(chuàng)作了一批生活化、幽默詼諧、陽光向上的“肥女”雕塑,用“胖女人”征服了觀眾。

許鴻飛的“肥女”系列走過了3個歷程。第一階段——讀書階段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他的探索期。正如許鴻飛對同行所說:“大部分雕塑作品由于局限于宏大敘事,只做紀念碑式的、象征性的東西,很少做小型的架上雕塑,缺乏生活趣味與親和力,與觀眾有距離感,現(xiàn)實感不強,所以很難被接受。”此時的許鴻飛還在求變的探索中,處于“胖女人”雕塑創(chuàng)作的萌芽階段。

第二階段是許鴻飛的創(chuàng)作成熟期,時間跨越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2010年。這段時間,他找到了符合自己個性的突破途徑,作品逐步為觀眾所接受,實現(xiàn)了雕塑藝術的功能回歸。2008年4月,許鴻飛的雕塑作品《快樂的勝利》成功入選國際奧委會主辦的第三屆奧林匹克體育與藝術大賽全球評獎活動,并與來自30個國家的藝術家競逐該大賽雕塑類獎項,其作品由國際奧委會收藏,這也標志著許鴻飛雕塑藝術風格的正式形成。

自2011年起,許鴻飛的雕塑藝術進入了跨越階段。從這時開始,他的許多作品在固有形態(tài)上產(chǎn)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比如,通過使用翡翠材料,許鴻飛打破了工藝與雕塑之間的隔閡。

2012年6月,許鴻飛在廣州舉辦翡翠雕塑作品展,展出其創(chuàng)作的30件以名貴翡翠制作的藝術品。這些翡翠材質(zhì)的雕塑還原了“胖女人”的珠圓玉潤,豐乳肥臀充盈著溫潤的光澤,材質(zhì)成了雕塑語言的一部分,作品的風格特色也獲得進一步彰顯。

此后,許鴻飛以“翡翠雕塑第一人”再度成為藝術圈的話題,聲名鵲起。2013年3月28日,“平民史詩——許鴻飛雕塑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其展覽分室內(nèi)、室外兩部分。據(jù)悉,這是中國美術館為數(shù)不多的、將在此舉辦個展的藝術家作品陳列在室外的展覽,是許鴻飛的“一種殊榮”。

之后,許鴻飛和他的“肥女”以中國美術館的展覽為起點,開始了世界巡展旅程,與世界藝術進行對話,在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沉淀思想、創(chuàng)新理念。

亦師亦友黃永玉

2002年春節(jié),著名藝術家黃永玉語重心長地對許鴻飛說,一個藝術家要成功,需要3方面的完美結合:一是基本功,二是人緣,三是運氣。這3點,成為許鴻飛時時銘記的座右銘。

說起許鴻飛,不得不提到黃永玉。這對藝術圈中為人熟知的忘年之交,在很多方面擁有相同的品位與個性。許鴻飛曾坦言,自己的“肥女”系列之所以能夠持續(xù)做下來,就是因為黃永玉的鼓勵。

許鴻飛于1999年認識黃永玉,當年75歲的黃永玉和36歲的許鴻飛一見如故。許鴻飛回憶:“1999年,黃老來到我的工作室石磨坊,喜歡上了我的一件‘胖女人’雕塑作品。第二年,黃老再來到石磨坊,又提起那件作品,我就把那件作品送給了他。令我頗感意外的是,黃老畫了一幅叫做《風》的白描荷花送給我。就這樣,我們慢慢就熟絡了。后來我又送了一件作品給他,還是一個‘胖胖的女人’。他端詳了很久后跟我說,你以后就做這個。在他的鼓勵下,我信心大增,就不停地做‘胖女人’雕塑,并不時得到黃老的指點。這使我不斷長進。”

2008年抗擊冰災的紀實雕塑《九天九夜》,是許鴻飛極具代表性的作品,該作品也在國際交流中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2008年,粵北地區(qū)遭遇幾十年未遇的特大冰凍災害,臨近春節(jié),形勢更加嚴峻。正月初三,許鴻飛趕到鳳凰赴黃永玉春節(jié)之約。許鴻飛告訴黃永玉,他最近在報紙上看了廣州軍區(qū)部隊官兵英勇抗擊冰雪的事跡后,總有一種創(chuàng)作的沖動,但還沒有找到突破口。黃永玉于是鼓勵他,用平常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尋找到最真實、最感人、最美麗的東西。

回到廣州,許鴻飛把自己全部的熱情、靈感、智慧和心血傾注到戰(zhàn)士的雕像上。作品完成后,黃永玉看了非常贊賞,并親筆題寫了作品名稱“九天九夜”。

《九天九夜》問世后,整個羊城為之矚目。最終,《九天九夜》聳立在廣州雕塑公園最醒目的地方,雕像底座上刻著一首詩:“醒著時,他們是一堵墻,守衛(wèi)生命;睡著時,他們是一座山,震撼心靈。”與此同時,這4位戰(zhàn)士的雕像也聳立在部隊營區(qū),成為部隊官兵光榮傳統(tǒng)教育和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生動教材?!毒盘炀乓埂返墓适乱搽S著網(wǎng)絡飛向了全世界。

走進生活讓藝術“在路上”

“藝術從來都不是單一的,也不是脫離生活的。藝術應該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可以引領生活、潮流與時尚。”這是許鴻飛的藝術觀。

許鴻飛認為:“太多藝術家僅局限于藝術,從未將藝術融入生活,非常單一。然而,畢加索等著名藝術家就曾與香奈兒等品牌合作,參與設計。香奈兒能走到今天,離不開它充滿藝術和文化的歷史、故事和品牌的傳播。因此,國內(nèi)也應該有這樣的藝術家和品牌,讓生活廣闊起來,而不應該單一地認為藝術只是藝術。”

6月14日,HF品牌在時尚之都米蘭舉行了品牌發(fā)布會。HF是以許鴻飛本人名字命名并參與設計的時尚品牌,該品牌以許氏的“肥女”系列雕塑作為設計符號,生產(chǎn)其雕塑藝術的衍生品。HF的定位不同于一般藝術博物館所生產(chǎn)的杯子、明信片一類的產(chǎn)品,而將目光投向高端奢華的時尚單品。

除了許鴻飛自身的靈感、創(chuàng)意外,HF更是攜手意大利設計師保羅·維米利及其團隊全程負責配套設計,除了手表表芯產(chǎn)自瑞士,所有時尚單品均直接在意大利生產(chǎn),務求從設計到生產(chǎn)每一步都精致、到位。

許鴻飛依舊在前行,以一己之力推動著自己作品的全球巡回展,向世界展現(xiàn)“快樂的中國”。許鴻飛世界巡展的下一站將前往新加坡。9月4日,2014東盟—廣東文化周之“仲秋·獅城——許鴻飛雕塑展”將與“濱?;ㄔ聭c中秋”年度燈會活動在新加坡濱海南花園同時揭幕,屆時將舉行亮燈儀式,同時將展出許鴻飛的15件大型“肥女”雕塑,展期截至9月13日。

許鴻飛以“一直在路上”來表述自己的藝術追求,他說:“我會不斷超越,將‘肥女’符號做深做透。‘肥女’跟著我一站又一站前行,新作不斷產(chǎn)生,途中見聞給了我豐富的靈感,巡展的不停息推動著我的創(chuàng)作不停息,帶著中國雕塑走進國際視野的腳步也不停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