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黃永砅&薩卡琳·克魯昂——對話與互動

開幕時間:2015-02-11 18:30:00

開展時間:2015-02-11

結束時間:2015-04-26

展覽地址:泰國曼谷文化藝術中心8層

參展藝術家:黃永砅,薩卡琳·克魯昂

主辦單位:曼谷文化藝術中心,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展覽介紹


隨著亞洲藝術版圖的不斷擴張,無論是在地區(qū)還是在全球語境下,亞洲國家之間的藝術交流都至關重要。作為持續(xù)在世界范圍內推動亞洲當代藝術的重要一員,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與曼谷文化藝術中心鼎力合作,邀請現(xiàn)居法國的著名中國藝術家黃永砅,與在泰國與海外都有著不凡藝術表現(xiàn)的泰國藝術家薩卡琳·克魯昂在曼谷文化藝術中心以對話與互動的形式來共同完成本次展覽。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加入曼谷文化藝術中心的策展團隊,力求在1200多平米的展覽空間中完美呈現(xiàn)兩位藝術家作品。

曼谷文化藝術中心是曼谷市政府籌劃的文化項目之一。隸屬于曼谷藝術文化中心基金會,是首批得到政府官方資助的當代藝術項目之一,于2007年底正式開放,占地總面積25000平方米。在人才配備、硬件設施以及制度建立等方面都力求達到國際化水準,該中心不僅擔負在本土的文化環(huán)境中展示和推動泰國當代藝術的使命,更加致力于在世界范圍內推廣泰國的文化藝術,不定期舉辦大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黃永砅1954年出生于中國福建廈門,自1989年起生活、工作于巴黎。作為中國當代藝術潮流中最具重要地位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將西方現(xiàn)代主義框架與中國傳統(tǒng)或當下現(xiàn)實相結合,以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文化特性,挑戰(zhàn)傳統(tǒng)藝術觀念、信仰及邏輯的邊界,展現(xiàn)出極大的藝術魅力。

1989年黃永砅受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邀請參加藝術展《大地魔術師》。他開始了在世界范圍內的美術館實施展覽項目,并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上海雙年展、日本橫濱三年展、巴西圣保羅雙年展等重要國際雙三年展。近年的主要個展有:《黃永砅》,諾丁漢當代藝術中心(2011);《黃永砅》,里爾伯爵夫人濟貧院博物館(2012);《Amoy/廈門》,里昂當代美術館(2013);他的作品也被世界上眾多的美術館和基金會所收藏,過往的重要作品有:2009年在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Petits-Augustins小教堂展出的《方舟》,2010年在摩納哥海洋博物館展出的“烏賊”;2011年在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展出的《專列》以及2012年在第九屆上海雙年展展出的大型裝置“千手觀音”。

本次展覽中展出的黃永砅的作品既有他專門為展覽創(chuàng)作的新作品亦有已被國內外私人藏家及機構收藏的重要代表性作品,部分來自于知名藏家管藝先生、余德耀基金會、巴黎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以及Galerie Anne de Villepoix畫廊;這些作品的匯集能夠讓我們管窺黃永砅作為20世紀80年代廈門達達美術運動核心人物的背景及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基本脈絡,在展覽中公眾將看到的作品包括(部分):《喬治五世的噩夢》(2002),該作品是一個紀念碑式的雕塑,作為對帝國主義和西方殖民主義全盛時代的影射,藝術家塑造了被老虎襲擊的大象的形象;《白色陰影》(2009),以一頭白色的大象巧妙地暗示了本土與全球化語境;《佛之腸》(2006),以幾只禿鷲搶奪著一尊佛的腸子的雕塑作品來映射文化及信仰的問題;新近創(chuàng)作的作品《四方塔》(2014)則借助很高的廢棄的塔形建筑來提醒我們經(jīng)濟災難仍然存在,這件作品我們將在開幕之時為大家揭曉。這些雕塑與裝置都建構在東西方文化遺產(chǎn)與哲學之上,它們使得傳統(tǒng)事物或形象與現(xiàn)代景象并陳展廳。

薩卡琳·克魯昂1965年出生于泰國清萊的湄洪宋,現(xiàn)工作生活于泰國曼谷并在泰國最高藝術學府Silpakorn大學擔任藝術系系主任,他在當代藝術的探索實踐上亦有很高的造詣。薩卡琳·克魯昂的藝術創(chuàng)作融合泰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將泰國神話敘事與對其他學科的研究雜糅到一起,他試圖影響泰國的傳統(tǒng)藝術實踐和符號化的藝術表達,探討怎樣讓傳統(tǒng)形式在當代的語境和審美中繼續(xù)發(fā)展,這使得他能夠在多種藝術領域上有效地發(fā)揮自己的特質。

作為具有國際聲譽的泰國藝術家,薩卡琳·克魯昂的藝術注意力不僅僅集中在體味、創(chuàng)造試驗藝術的過程,他的作品同時也對自身環(huán)境提出質疑和疑問。從早期的個展“黃色單純”(2001)到后來的“H”(2008),Manorah和最好的朋友的蛇(2010)等,他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藝術實踐;除此之外,薩克琳·克魯昂還受邀參加了第12屆卡塞爾文獻展(2007)、第50屆(2000)和第53屆(2009)威尼斯雙年展、釜山雙年展(2012)等國際性藝術項目。

本次展覽中作為對黃永砅作品的回應,薩卡琳·克魯昂以多樣的視角展現(xiàn)了對于社會環(huán)境、資本力量、佛教社會的物質指向以及織就泰國敘事方式的潛在幻想等諸多方面的持續(xù)觀察。展覽將展出的作品包括(部分):《黃色單純》(Yellow Simple 2001),這是一個躺倒的超乎常規(guī)尺寸的佛頭雕塑;新創(chuàng)作的作品《上下顛倒》(2014)是一條倒置的巨幅掛毯,上面描繪了起源于泰國南部地方戲劇中的獵虎者的故事;《鼠屋》(2014)的靈感來源于舊時泰國華裔之間玩的一種賭博游戲。它由很多小的裝飾精美的木質房屋疊加而成,內部中空,觀眾可以走入其中觀看默片投影。

本次展覽項目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感謝管藝先生、余德耀基金會、巴黎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以及Galerie Anne de Villepoix畫廊對展覽作品的支持,法國駐泰大使館及泰國藝術大學(Silpakorn)繪畫雕塑及平面藝術系對相關展覽作品的借展及運輸事宜的幫助。我們的宗旨在于把本土的、地域的乃至全球的語境在展覽中并置,通過不同年代的兩位藝術家的批判性作品交流去展示多樣的世界觀。因此展覽英文標題為:Imply Reply。通過兩位藝術家的裝置作品激發(fā)觀眾對于藝術觀念、近代歷史、國家認同以及當代藝術重要事件的思考,展覽也希望能夠將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呈現(xiàn)出來。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