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好運

開幕時間:2020-10-27

開展時間:2020-10-27

結束時間:2020-12-19

展覽地點:香港中環(huán)皇后大道中80號 H Queen’s 5-6樓

參展藝術家: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

主辦單位:卓納畫廊

展覽介紹


卓納畫廊于香港空間欣然呈現(xiàn)比利時知名藝術家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b. 1958)的新作展——這將是藝術家在大中華地區(qū)的首次個展,也是圖伊曼斯在卓納畫廊的第十四場個展。展覽將呈現(xiàn)藝術家的精選近期繪畫作品以及一件單頻動畫影像作品,它們均由一系列歷史及當代的圖像延展而出。正如展覽標題所示,這些作品充滿著一股矛盾與不確定性并存的暗流。
圖伊曼斯以獨特的繪畫風格聞名,他的圖像同時展示了交流與隱瞞的力量。自1980年代嶄露頭角以來,圖伊曼斯開創(chuàng)了一種非敘事性的具象繪畫表達,他深入探索那些嵌套于特定場景及能指符號之中的信息。他的作品提取自各類圖像素材。它們色調(diào)柔和,暗示著模糊的記憶和褪色的往昔。然而,在畫作安靜與克制的表面之下,還掩藏著潛在的道德復雜性。它們不僅關乎歷史及其表征的問題,同時緊系日常生活的主題。圖伊曼斯的繪畫始終意涵隱晦深邃,藉此去破壞亦重塑了圍繞“紀念”的傳統(tǒng)觀念。
這次展覽將涉及全球、歷史和當代的諸多議題匯集在一起,呈現(xiàn)了藝術家創(chuàng)作中長期以來饒富興趣的主題。其中一組布面畫作,以荷蘭南部代爾夫特(Delft)瓷磚的快照圖片為藍本。這是一種源起十七世紀荷蘭帝國主義歷史背景下的工藝。這些鍍錫陶瓷產(chǎn)生于荷蘭商貿(mào)的黃金時代,最初是為了應對珍貴的明代瓷器在歐洲的供不應求,而以相對低廉的價格來生產(chǎn)與流通。它們試圖模仿精美的中國瓷器所具有的外觀和技術,并常常以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場景為主題,由此更好地適應歐洲的語境。圖伊曼斯具有一半的荷蘭血統(tǒng),他生活工作于安特衛(wèi)普,那里曾是眾多瓷器生產(chǎn)工坊的所在地,直至工坊后來遷至代爾夫特。藝術家致力于描繪這些瓷磚中的每一個獨立形象,以凸顯這些圖示中中西融合及發(fā)展衍變的特性,因為這些瓷磚目前仍然是一種全球化的消費品。
展覽中的其他繪畫作品則涉及了歷史主題,比如《牢房》(Cell,2019)。這幅畫面神秘的作品描繪了1930年代柏林某無名監(jiān)獄的牢房大門,門上有兩個可供窺探的小孔,似乎將監(jiān)獄看守和被監(jiān)禁者的凝視合并在了一起。作品《深圳》(Shenzhen,2019)探索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之間不斷加速的聯(lián)結。畫作描繪了這座中國城市的鳥瞰圖,繪制自藝術家在筆記本電腦上觀看紀錄片時截取的靜幀圖像。這幅原本普普通通的城市風景上覆蓋著播放、后退和快進的符號,畫面散發(fā)出既回望過去、又指向未知將來的懷舊氣息。
展覽還將呈現(xiàn)作品《套裝》(Outfit,2019),描繪了早期好萊塢演員湯姆·米克斯(Tom Mix)曾經(jīng)穿過的一件戲服。在20世紀上半葉,米克斯曾以牛仔的形象出現(xiàn)于近三百部美國西部片中。西部片從美國出口至世界各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充當著美國形象的某種原型。在這里,牛仔的形象以博物館中一具沒有人形的道具呈現(xiàn),由此增強了一種吊詭之感,暗示著美國在全球市場的文化和商品出口中不斷演化與轉變的角色。
展覽還囊括了尺幅宏大的作品《無名者 I》(Anonymous I, 2018),出自藝術家基于法醫(yī)重建的黑白面部肖像圖而創(chuàng)作的系列。藝術家所描繪的是一個或許在生活中并不真實存在的人,而他為人物賦予了一層神秘的存在感。圖伊曼斯長期迷戀于將人臉視作某種物件的想法,這為他的作品在直白和含蓄、真實和建構之間營造出了張力。
展覽中的動畫作品《貓頭鷹》(Owl,2019)體現(xiàn)了圖伊曼斯對動態(tài)影像和靜態(tài)圖像之間關系的持續(xù)關注。作品中,一只貓頭鷹正在飛翔。這個夜行動物可被視為體現(xiàn)著某種二分法——它既是智慧的象征,又是一個完美的捕食者,因為它能悄無聲息而秘密地接近獵物。正如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 de Goya)在充滿危機的1799年創(chuàng)作的著名蝕刻作品《理性沉睡,心魔生焉》中的貓頭鷹那樣,圖伊曼斯的貓頭鷹似乎也可被視為某種預兆。
展覽還囊括了尺幅宏大的作品《無名者 I》(Anonymous I, 2018),出自藝術家基于法醫(yī)重建的黑白面部肖像圖而創(chuàng)作的系列。藝術家所描繪的是一個或許在生活中并不真實存在的人,而他為人物賦予了一層神秘的存在感。圖伊曼斯長期迷戀于將人臉視作某種物件的想法,這為他的作品在直白和含蓄、真實和建構之間營造出了張力。
展覽中的動畫作品《貓頭鷹》(Owl,2019)體現(xiàn)了圖伊曼斯對動態(tài)影像和靜態(tài)圖像之間關系的持續(xù)關注。作品中,一只貓頭鷹正在飛翔。這個夜行動物可被視為體現(xiàn)著某種二分法——它既是智慧的象征,又是一個完美的捕食者,因為它能悄無聲息而秘密地接近獵物。正如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 de Goya)在充滿危機的1799年創(chuàng)作的著名蝕刻作品《理性沉睡,心魔生焉》中的貓頭鷹那樣,圖伊曼斯的貓頭鷹似乎也可被視為某種預兆。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