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TKG + |光?黯?他們

開幕時間:2018-10-27

開展時間:2018-10-27

結束時間:2018-11-25

展覽地址:臺北市內(nèi)湖區(qū)瑞光路548巷15號B1地點| TKG +

參展藝術家:Mit Jai Inn

主辦單位:TKG +

展覽介紹


  TKG + 秉持推廣具影響力及潛力亞洲藝術家的使命,持續(xù)與國際知名藝術家合作,本次將帶來于雪梨雙年展引起各界回響的泰國藝術家Mit Jai Inn,在臺灣的首次大型個展「光`呀`他者。Mit Jai Inn享譽國際的抽象空間創(chuàng)作,往往透熱著于熱帶雨林的奔放清新,斑斕鮮明的各式原色,以粗糙而有機的厚實油彩凝結于不修邊幅的巨型亞麻畫布上。其作品展呈有時懸浮垂掛空間中,隨觀者來回穿梭與氣流擾動搖曳擺蕩,有時則平鋪展間水泥地面,任由經(jīng)自鞋底延伸的踩踏觸感劃過作品輪廓,這種藉由繪畫媒材的使用轉換所營造出的觀看方式,混雜著色彩的文化意識,同時也讓空間的政治性朝向美學,社會和歷史進行深刻反思。
  Mit Jai Inn 創(chuàng)作中標志性的空間體感,可朔源至其維也納求學時期,擔任知名藝術家Franz West 創(chuàng)作助理期間所受的深厚影響。獲得威尼斯視覺藝術雙年展終身成就獎肯定的Franz West,橫跨雕塑,抽象繪畫及設計的創(chuàng)作系列總帶著強烈的互動性以及對傳統(tǒng)藝術形式的顛覆。受其論述哲學與藝術方法啟迪,Mit Jai Inn開始探索以藝術介入作為一種社會和環(huán)境經(jīng)驗的可能,其將色粉,顏料,畫布作為繪畫最小元素,透過色彩的調(diào)合與媒材質(zhì)感間的組合,將文化符碼埋藏在社會政治的紋理隱喻,借此勾勒出表現(xiàn)在抽象繪畫的空間中的觀看視角,形塑了繪畫觀看的沉浸式場域。
  自歐洲歸國后,Mit Jai Inn更將藝術介入轉化為一種具政治性的社會創(chuàng)作,成為帶動泰國清邁當代藝術發(fā)展的先驅人物。1992年,他與Navin Rawanchaikul,Kosit Juntaratip,Uthit Atimana 等國際知名藝術家為核心號召,集合各界學者與社運份子所創(chuàng)立的藝術團體「清邁社會裝置」(清邁社會裝置, 簡稱CMSI),革命性地為泰國當代藝術發(fā)展史寫下不可或缺的一頁.CMSI團體成員不分階級地走入各種日常生活場景,以各式藝術語匯的方法轉化,挑戰(zhàn)并重塑不同場域的空間政治,同時也透過藝術行動以積極,多樣化的姿態(tài)呈現(xiàn),游擊式地進入都市空間的各種日常中發(fā)聲,凝結并發(fā)揮社會影響力。這顯現(xiàn)在Mit Jai Inn 的創(chuàng)作中,則轉化為嚴謹而重復的勞動循環(huán)
  Mit Jai Inn  個展「光?黯?他者」中,于明暗區(qū)劃的展間,譜出空間閱讀的節(jié)奏揚,為觀者呈現(xiàn)色彩于光感起伏下的不同解讀;畫布上厚實而物性飽滿的原色油彩,關系著對應泰國傳統(tǒng)中細膩而源遠流長的色感指涉,以多元的拼接組合折射出泰國多變的文化政治輪廓;透過西方抽象美學語匯結構,轉譯繪畫裝置為空間介質(zhì),將展間內(nèi)流轉的三種無形能量- 。光,色,空間轉化具結,與色彩閱讀間所顯像的東西方文化歧異相互對影,激活存于文化認同中隱性的色彩政治這來自清邁的斑斕色域空間仿佛蘊含太陽的振動和光譜,在豐富多彩,層次分明的原色下,透寫泰國傳統(tǒng)美學意識及東亞共同的文化歷程。在透過色彩感知所觸發(fā)的空間形塑中,模棱兩可的時間觀念和文化變異的狀態(tài)指涉,仿佛以泰式語境獨有的社交性動詞,將藝術的「觀看」轉化為參與式 體驗,并邀請觀者進入這場同光,色,空間的無聲對話,于藝術的體感參與間,進一步探索美學意識與文化感知的 「他者」 。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