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照筆下的溫度
范學宜
2006年,我為東照在XYZ畫廊辦了第一個展覽,作品以中國畫為主,那年她十八歲,那個展覽對于她的意義非同尋常,那是她對自我存在的一次肯定,也是她的媽媽劉一霖為自己的女兒尋找成長之路的另一個起點。時間真快,十多年過去了,東照從一個有些不羈,有些叛逆,又有些害羞的女孩變成一位充滿愛心,無比勤奮,依舊天真的媽媽。初為人母,使東照體會到太多生命的道理,也更深地理解了父母、兒女、親情之間如何才能構建出溫暖、有愛的家庭,她把這其中的經(jīng)歷和理解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她的繪畫語言簡單,直接,以一個平凡的再也不能平凡的視角來描繪孩子、父親、母親之間的溫度,她的繪畫語言極其生活化,沒有任何做作,遮掩和虛偽。藝術不能是空穴來風,也不能故弄玄虛,它要么指向最高處,要么表現(xiàn)最低處,沒有中間路線。此次東照向大家展示的作品,都是她真實生活的表現(xiàn),關乎親情,修行;關乎愛與日常。"孩子依偎在爸爸的懷里讀書","媽媽為女孩梳頭","跟著親人去旅游"......這些看上去極其日?;男蜗螅诋斚赂咚侔l(fā)展的社會中是難得的。
現(xiàn)在年青父母的壓力之大,負擔之重,真正的生活空間幾乎是沒有的,即便是有點空閑,也被互聯(lián)網(wǎng)和手機取代,更別說能陪孩子看一朵花開,聽一聲鳥鳴,一起認識這個世界了。所以在這種境地下,東照筆下的溫度尤為珍貴,她既告訴了你應該怎樣做,也給了我們一份世界上的溫暖,能夠在如此樸素、真誠中,重新思考家的含義,這就是此次展覽的最大收獲。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東照沒有上過什么專業(yè)的美術院校,基本靠自學,有時也會跟一些前輩們學習繪畫的知識,但大多她都憑借自己的天賦和靈氣,再加上藝術家的基因,得以完成她的創(chuàng)作。畢竟她還很年輕,未來的路無限寬廣,這次展覽的親情系列作品,是她重歸生活的開始
人,每一天,每一時刻都該學會成長,與周圍的世界發(fā)生真實的鏈接。當身份隨著時光改變,而我們能以藝術的方式來感謝和回饋其中的酸甜苦辣,那一定是幸福的,就如同東照,她現(xiàn)在以母親的身份來理解自己和藝術的關系,是為了更好地來適應自己未來的追求。在生活里追求藝術,在藝術里安放生活,這是美好的生活方式。
東照今天的繪畫成績,如果說最有功的人,那就歸功于東照的媽媽----劉一霖女士,媽媽始終是東照最好的陪伴和老師,無論生活出現(xiàn)怎樣的難題,媽媽在東照學藝的道路上和做人的指導上都是最好的老師。東照也把媽媽的這份愛融入了筆下,帶著更深的溫暖給予更多的人。
范學宜于北京四季碼頭
2018年夏至
三十
于東照
繪畫于我而言,實在好玩,尤其是無形的水墨,當它附作宣紙之后,就會有一個巧妙的變化過程。
有時候,我腦海里會出現(xiàn)各種畫面,雖是瞬間靈感,但總是想要用繪畫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對自己也是一個交待,也好讓記憶走出腦海,定格在宣紙上。
畫著畫著就忘卻了時間,開心的會被放大,不開心的隨著筆墨的融合消失不見,每每畫完好似重生。
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對繪畫的那份熱愛讓我一路堅持,繼續(xù)畫出心中的那份天真、善心與美好。
30歲的旅途開始了,帶著期盼和希望再次出發(fā),回歸天性,只生歡喜,無憂無懼……
于東照
寫于北京喜善堂
于東照
于東照,原名于倩,水墨畫家,自幼酷愛繪畫。1988年12月生于北京,1997年師從華奎先生學習水墨畫,2009年畢業(yè)于英國諾森比亞大學服裝設計專業(yè),2017年創(chuàng)辦喜善堂。
展覽及獲獎
1997年 中央電視臺《我與電視美術作品征文活動》榮獲銀獎、優(yōu)秀獎
2002年 美術作品《靜物》邀選"中國少年兒童水墨畫首展"
2004年 九歲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遨游太空》由北京郵政管理局發(fā)行"師生作品精選"明信片
2005年 九歲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飛天》被世界兒童美術館永久收藏
2007年 多幅作品參展"中澳兒童美術聯(lián)展"于澳洲悉尼書畫院
2008年 "凱德商用杯,天、地、自然人"青年設計師邀請賽中《非洲印象系列服裝》榮獲 特別獎
2010年 多幅作品參展"中國優(yōu)秀年輕藝術家邀請展"于美國芝加哥施奈德畫廊
2011年 多幅作品參展《中日韓青少年藝術家群展--漪漣》于北京798藝術區(qū)T空間
2015年 繪畫作品出版《世界兒童美術館館藏-優(yōu)秀兒童美術作品展選集》
個展:
2006年 《取一夜童話》水墨作品展 北京798xyz畫廊
2008年 《我的作品我做主》繪畫、陶藝作品展 北京798尚舍空間
2011年 《感恩之語》水墨作品展 北京798xyz畫廊
2018年 《東照筆下的溫度》水墨作品展 北京798xyz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