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趙半狄的中國Party

開幕時間:2017-08-05

開展時間:2017-08-05

結束時間:2017-10-22

展覽地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參展藝術家:趙半狄

主辦單位: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展覽介紹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于2017年8月5日至10月22日在大展廳呈現(xiàn)個展“趙半狄的中國Party”。本展覽是趙半狄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展覽,亦為其在中國的首個機構個展,力圖全面梳理藝術家近三十年的創(chuàng)作歷程,展出藝術家1987年以來創(chuàng)作的十余組/件作品,媒介橫跨時裝、影像、電影、行為與繪畫等。
  展覽將趙半狄的諸多作品重新策劃,呈現(xiàn)出其作品中不常為人們提及的一面——藝術家通過作品深刻而明確地介入中國近三十年的社會現(xiàn)實,凸顯了某種根植于社會現(xiàn)實主義悠久傳統(tǒng)的實踐。1980年代至1990年代早期,趙半狄先以現(xiàn)實主義畫家而聞名。此后,趙半狄轉而運用作為流行文化形式的廣告攝影與作為國家象征符號的可愛熊貓,巧妙地融入彼時方興未艾的社會狀況;伴隨2003年的“非典”事件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申請,趙半狄繼而實現(xiàn)了一系列錄像、電影與行為表演項目,將官方與商業(yè)修辭挪用至荒誕而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語境。目前,他試圖與這個時代保持著冷靜的距離,而這或許恰好從另一個層面耐人尋味地反映了時代精神的變遷,亦為其舊作提供了全新的批判性角度。
  此外,在本次展覽中,觀眾亦能清晰地欣賞到藝術家消解現(xiàn)實與虛構之界限的獨創(chuàng)性才能。在其職業(yè)生涯中,趙半狄對中國持續(xù)演變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浪漫的個人化敘述——社會的發(fā)展正是不斷混雜的過程,一場酸甜苦辣融為一爐的“奇異Party”;他時而作為積極的介入者,時而作為冷靜的旁觀者,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或抽離這場盛大而炫目的“Party”,以幽默、反諷的語調勾勒時代面貌,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政治意識形態(tài)、商業(yè)價值觀與個人化的表達之間,在歷史變遷與當下現(xiàn)實的張力中敏銳地捕捉深刻的荒誕感,甚至重塑現(xiàn)實。
  趙半狄
  1966年生于北京,現(xiàn)工作、生活于北京,是中國先鋒藝術運動的領軍人物,其創(chuàng)作涉及行為、影像、時裝、電影、社會介入等。其展覽及個人項目如:“1989年后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古根海姆美術館,紐約,2017);“水下肖邦”文化派對(四川,2016);“趙半狄熊貓時裝秀”(東京宮,巴黎, 2009;中國國際時裝周,北京,2007);“一個人的奧運會”(大型行為藝術項目,伯爾尼,2005);“看啊!熊貓人”(曼徹斯特美術館;伯明翰Ikon美術館;普利茅斯城市美術館,2004);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1999);第11屆悉尼雙年展(1998);“月光號”(翰墨藝術中心,北京,1994);“中國前衛(wèi)藝術展”(世界文化宮,柏林;牛津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鹿特丹美術館等,1993-1994);“趙半狄的一張新畫”(中央美術學院畫廊,北京,1992)。1999年至2004年,趙半狄與熊貓相關的公益性作品在中國及海外多個城市的地鐵、機場與街頭等處呈現(xiàn),所涉及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米蘭、倫敦、曼徹斯特、伯明翰、奧斯陸、東京等。2010年至2013年,趙半狄發(fā)起的藝術慈善項目“用創(chuàng)造力換一座孤老院”吸引中國兩萬多名青少年參與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他利用所得收入在河南省開封縣成立了一幢孤老院,讓46名孤寡老人獲得安身之所。2013至2014年,由趙半狄執(zhí)導、依據(jù)上述項目創(chuàng)作的作品《讓熊貓飛》入選第29屆華沙國際電影節(jié),以及多個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并在中國的各大影院公映。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