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觀其變——張藝法&張愛娜雕塑雙人展
開幕時間:2017-01-07 14:00:00
開展時間:2017-01-07
結束時間:2017-02-08
展覽地址:南京西路1266號恒隆廣場1號樓58層錢旺上海藝術空間
策展人:觀于藝術團隊
參展藝術家:張藝法,張愛娜
主辦單位:觀于藝術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與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國雕塑在藝術國際化發(fā)展的背景下,不斷探索、改革、創(chuàng)新,躋身一線的同時與世界藝術潮流接軌,呈現出了更加多元與前衛(wèi)的趨勢。新一代青年藝術家以張揚自身個性為特征,注重將個人成長記憶和生活經歷在作品中呈現。與此同時,藝術家亦開始大膽嘗試新材料的運用、對新材料進行解構與重構,嘗試用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索和研究。
青年雕塑藝術家張藝法、張愛娜亦是如此。張藝法最擅長用作品戲謔現實、調侃經典,質疑著一切帶有神圣光環(huán)的理論、秩序,這種濃烈的個人風格刺激著人們的感官。他在《取經》系列作品中,將中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文學《西游記》中的人物重塑卡通化,營造出一種詼諧、輕松、錯位、尷尬的復雜感覺,并且以故事的方式呈現急劇變化的文化生態(tài)中古典價值觀與現代生活的落差和斷層導致的一種碎片化精神狀態(tài)。
張愛娜將她作為女性藝術家特有的敏銳、關懷、感性、細膩在作品中一一展現。在《白日夢》系列中,張愛娜于現實與虛幻、生老與病死、動與靜之間,尋求著自我的本源和個人的存在感與歸屬感。她借助藝術創(chuàng)作詮釋了一個自創(chuàng)的世界,一種來自內心對生命的崇敬,對自由、對自然、對寧靜的一種渴望。兩位藝術家性別身份相異,正好構成有張力的對比關系,如同鏡里鏡外,互不干擾卻和諧共存。二人的創(chuàng)作在精神焦點上互為對照——對于生命、生命體和生命體存在的感知與思索。他們的作品風格獨特,又極具個性化,在藝術市場行走多年,廣受矚目。
此次展覽除了展現藝術家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也從另一維度即雕塑的材質、形式方面深入探討。藝術家從玻璃鋼到瓷、鑄銅等材料語言入手,深入創(chuàng)作方式。他們的作品帶著強烈的思想張力和全新視覺觀感。如果藝術作品是一面“鏡子”,鏡子里投射的不僅僅是作者的藝術世界,也映射著觀者各自不一的見解。只言片語并不能完全解讀出藝術家的作品,唯有你站在“鏡子”前,才可靜觀和感知其雕塑藝術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