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信息雕塑公路

開幕時間:2016-09-08 16:00

開展時間:2016-09-08

結束時間:2016-10-23

展覽地址:上海市徐匯區(qū)龍騰大道2879號106室

參展藝術家:丁力,馮夢波,何岸,劉成瑞,陸平原,苗穎,沈莘,UMA

主辦單位:沒頂畫廊

展覽介紹


沒頂畫廊將于2016年9月8日榮幸推出群展“信息雕塑公路”。該群展是沒頂畫廊從上海M50搬遷至西岸全新空間的首場展覽。 
“信息雕塑公路”是一個涵蓋了數(shù)位藝術家不同形態(tài)作品的展覽。它意在表現(xiàn)整個處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人類社會,是何以進行自我的整體性塑造的。“雕塑”在此并非指一種狹義的造型藝術,而是折回到博伊斯提出的“社會雕塑”語境,所有人都被認為是具有創(chuàng)造力產(chǎn)能的人,通過藝術得以重塑未來社會。
“媒介即訊息”作為上世紀的回響,在此展覽中已經(jīng)漸漸消耗原有的能量,成為被破除的公式。我們在此看到的是“訊息即媒介”,電子媒介所引發(fā)的尺度和模式變化在此都被退居后位,媒介所釋放出的信息成為沖擊社會現(xiàn)狀的真正力量。信息已然是所有媒介的最終狀態(tài),而各個媒介也因為其物質屬性的損耗不再區(qū)別于他者。這也是參展作品中媒介使用錯亂的原因,這種錯亂不單單體現(xiàn)為胡亂搭配或是隨意拼貼的形式,更深層的是對媒介偶像破壞的姿態(tài)。圖像不講究精度與尺寸,雕塑不在乎形式美感和材料的穩(wěn)固性;因為這些在它們意在傳達的信息面前已經(jīng)不再重要。媒介在創(chuàng)作中受到的粗暴對待,都促使信息成為了所有表達的核心主題。
這些信息,正是在公路上馳騁的洪水猛獸。就像所有高速公路都有最低時速一樣,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它的速度。物質—平面—像素—信息——成為公路上掐指間的變化。這種高速生成的信息導致的是一種社會癥候,不能低于最低時速產(chǎn)能的強迫癥。它不僅在速度上壓制我們,更在其形式和內(nèi)容上滲透整個社會。而公路,這個本來意味著去中心化的意象,在平權的假象中帶給信息最強大的話語權。“信息雕塑公路”中,藝術家作為擁有進化和革新力量身份的人,都為這種癥候下的社會塑造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