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陳若冰:鏡像世界

開幕時間:2024-03-18 15:00

開展時間:2024-03-12

結束時間:2024-05-12

展覽地點:今格空間|深圳

展覽地址:深圳市南山區(qū)蛇口望海路1187號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L2-201A

參展藝術家:陳若冰

主辦單位:今格空間

展覽介紹


今格空間榮幸地宣布,陳若冰在今格空間的第六次個展“鏡像世界”將于2024年3月18日開幕,本次展覽是藝術家在深圳的首次個展。展覽將圍繞陳若冰標志性的創(chuàng)作語言——光、色彩與場域之間的關系展開,在近年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陳若冰將畫面中層層疊如渲染般的中國傳統(tǒng)繪畫手法與對色彩的覺知潛入地交融,正如藝術家所說,光是意識的覺悟、是運動,它總是在瞬間。光是平和,在智慧和完美的時刻。這就是本性的鏡像。展覽持續(xù)至5月12日。

在德國旅居的三十多年中,陳若冰的工作室遠離杜塞爾多夫市中心。他離群索居,工作室宛如一座供奉光的神廟,每日他都在其中徐徐地修行。何為光?何為色彩?東方的佛教傳說中的“佛影窟”昭示著光對于很多修行者而言是一種更為高等級的意識狀態(tài)的象征。影窟中的朦朧光影墻面承載著觀看者的本心,作為一個光之能量居所,它邀請信徒的心靈棲息;德國思想家歌德也曾在他的《色彩論》中強調光的用途,更準確的說是色彩的作用,對于他而言色彩不僅僅是物理與生理,它還能對人的靈魂產生影響。他寫道:“因此色彩,作為藝術的一種元素,能幫助(我們)實現(xiàn)最高的美學目標。”Deshalb denn Farbe, als ein Element der Kunst betrachtet, zu den höchsten ästhetischen Zwecken mitwirkend genutzt werden kann.)

光(色彩)讓陳若冰瞥見澄明。彌散的光是它繪畫中的「吸」,畫中形體間的平衡則是繪畫中的「呼」,這一呼一吸畫便有了生命。陳若冰探求各個形體的造型能力,根據不同的視覺心理感受去運用它們,讓它們彼此呼應,彼此對話。如畫中圓柱形、方形、橢圓形、環(huán)形、長方形等等,圓為天,地為方,讓方和圓對話,化圓為方。陳若冰認為:秩序在畫面中的建立和延伸導致抽象的存在。不同的藝術家通過不同的途徑來達到從物質到精神的轉換。真正的抽象藝術作品在反應出人的精神現(xiàn)實的同時所建立起來的是藝術的現(xiàn)實本身。

陳若冰,1970年出生于中國,現(xiàn)生活工作于德國杜塞爾多夫。1988年至1991年就讀于浙江美術學院(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92年移居德國留學。1998年畢業(yè)于德國國立杜塞爾多夫美術學院。1993年獲杜塞爾多夫海德維西和羅伯特-薩姆爾基金會藝術獎金,2000年獲美國約瑟夫和安妮-阿爾柏斯基金會藝術家訪問獎金,2013年駐留韓國光州市永殷當代美術館,2014年駐留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亨納里希-博兒的愛爾蘭故居,2016年夏季駐留意大利馬焦雷湖拉法雷家族地。2020年德國斯圖加特市羅伯特-博世醫(yī)院委托完成新冠病區(qū)藝術療愈項目。2023年與蒂芙尼公司合作藝術創(chuàng)意項目。作品收藏于上海美術館(今中華藝術宮),北京時代美術館,湖北美術館,德國波鴻美術館,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宮美術館,美國密德博勒大學美術館,韓國光州市永殷當代美術館和日本鳥取縣立博物館等公共機構。

特別鳴謝
部分文字撰文:高郁韜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