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胡絜青藏畫 鉤沉藝界美談

老舍一生極愛欣賞、收藏繪畫,并樂于與人共賞,在他居住的"丹柿小院"內(nèi),每逢親朋友好到訪,時常會開起小小的流動畫展來。他收藏的繪畫中有很多當代大師如齊白石、李可染、于非闇等的佳作,妻子兒女也都對丹青頗有心得,文藝界諸多友人曾在他們的畫上題款留念。
作為嘉德特別推出的專場,"老舍胡絜青藏畫"專場總共16件拍品,包括八張齊白石、四張黃賓虹、兩張吳昌碩、一張傅抱石和一張于非闇,每一件都是這幾位畫家的"標準件"。
作為嘉德特別推出的專場,'老舍胡絜青藏畫'專場總共16件拍品,包括八張齊白石、四張黃賓虹、兩張吳昌碩、一張傅抱石和一張于非闇,每一件都是這幾位畫家的'標準件'。

此次義賣專場的老舍藏畫有六個特點:

老舍、胡絜青經(jīng)歷

老舍收藏 與書畫終生結(jié)緣

舒乙曾表示:"老舍愛畫,愛一輩子畫,真愛、酷愛,完全稱得上是一個'畫兒迷'"。雖然老舍夫人胡絜青說"他(老舍)自己作畫水平不及一個幼兒園的孩子,卻偏偏有一雙鑒賞家的眼力......家里常常畫家如云,墻上好畫常換,滿壁生輝"。老舍曾一再說,在各種藝術(shù)中,他"很喜歡看畫","特別喜愛圖畫"。收藏作為文人之間的一種切磋方式。老舍胡絜青夫婦亦是收藏家 ,從這些藏品亦可反映出前輩文人的交誼與往來。
書畫
收藏
瓷器
收藏
名伶折扇
   收藏

老舍胡絜青夫婦藏品再現(xiàn)與齊白石情誼

在齊白石的藝術(shù)生涯中,老舍、胡絜青夫婦與他的交往,可以說是一段佳話。從上世紀三十年代末胡絜青為齊白石四子、五子補習功課,到解放后老舍命題白石作畫,老舍胡絜青夫婦二十余年與齊白石交往頻密,而由老舍命題的齊白石晚年名作《蛙聲十里出山泉》更是傳為藝界美談。 當年,在家中讓客人觀畫,乃是老舍一大樂趣。特別是齊白石的畫作,他更是喜愛。這也讓他創(chuàng)作出了優(yōu)美散文《白石夫子千古》。老舍盛贊齊白石"熱愛勞動、勤學苦練、富于創(chuàng)造精神",認為其"畫、詩、書法與刻印都獨具風格,自成一家","給國畫增添了新的生命力量"。

此次上拍的八幅齊白石作品,包括了他各個時期的花鳥山水精品,每件均可作為他的代表作:其中《松鷹圖》可以代表他的老鷹系列;《萬竹山居》和《雨后云煙》可以代表他六十多歲時的山水系列;《向日癸》、《葫蘆》和《海棠花》則分別代表他的三種花卉系列;《大富貴》代表他的牡丹系列,而且是最吃功夫的"墨牡丹";《鴛尾花工蟲》則代表他的工筆草蟲系列。值得一提的,是非常稀見的《向日葵》,齊白石的爛漫天真一覽無余,也難怪老舍在簽條上熱情地寫下"好畫"二字。

把自己最好的作品贈送給要好的朋友,是大藝術(shù)優(yōu)良傳統(tǒng)做法,毫無商業(yè)利益的考慮,是文人純潔高尚友誼的紐帶,是彼此愛戴和尋找知音的途徑,是真情實意的直接表達,是人間情誼的最高象征和最終凝固。此后,齊白石老人有時也主動向老舍先生贈畫,都是他的得意之作,如《雨耕圖》、《寒鴉枯木圖》,這兩張畫被老舍先生裝了鏡框,長期懸掛在客廳里。

文化名人藏扇 老舍收藏被梅蘭芳撕掉的扇子

老舍公益機構(gòu)

本次在嘉德推出的專場,亦是慈善之舉,據(jù)舒乙先生介紹:"此次專場為義賣專場,所得資金將全部用于籌款建立老舍文藝基金以及贊助中國老舍研究會、北京市老舍文藝基金會、老舍文藝獎、北京老舍紀念館、青島駱駝祥子博物館、重慶四世同堂博物館以及正在籌建的濟南老舍故居紀念館等。將老舍藏畫資源回歸到老舍事業(yè)本身上來,以從事各項公共事業(yè)。"
1

北京老舍文藝基金會

北京老舍文藝基金會成立于1988年,是由北京市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發(fā)起成立,經(jīng)北京市民政局核準注冊登記的基金會法人單位。首任基金會會長為曹禺。北京老舍文藝基金會是繁榮首都文藝事業(yè)的公益單位,其基本任務(wù)是,向海內(nèi)外熱愛中華文藝事業(yè)的各界人士及團休募集資金,用以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繁榮和發(fā)展北京市的文學藝術(shù)事業(yè)。開展有關(guān)老舍先生創(chuàng)作和生平的學術(shù)研究,發(fā)揚老舍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shù)風格,鼓勵藝術(shù)探索和創(chuàng)新。開拓中外文化交流的渠道,增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2

"老舍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是文學藝術(shù)界最高榮譽獎項之一,自2000年設(shè)立以來,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三屆,在海內(nèi)外有著廣泛的影響,形成了品牌。
3

重慶四世同堂博物館

老舍舊居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北碚分會舊址,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藝術(shù)家老舍先生在碚定居的寓所,也是國內(nèi)保持最完好的老舍住地之一。該房屋建于1940年,原為著名文學家林語堂先生住所, 1992年3月1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審定老舍舊居為第二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11月,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老舍之子舒乙先生以及國家級、市級相關(guān)領(lǐng)導親臨現(xiàn)場對該紀念館舉行了隆重的"四世同堂紀念館"更名揭牌儀式。
4

北京老舍紀念館

老舍紀念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院,原為老舍故居,即"丹柿小院",1999年2月1日正式開放。老舍在"丹柿小院"里創(chuàng)作了話劇《方珍珠》、《龍須溝》、《青年突擊隊》、《女店員》、《全家?!贰ⅰ恫桊^》,小說《西望長安》、《無名高地有了名》、《正紅旗下》,此外,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散文、詩歌、雜文和曲藝作品等。
5

青島駱駝祥子博物館

駱駝祥子博物館位于青島市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內(nèi)。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文學專著命名的專業(yè)性博物館。上世紀30年代中期,老舍在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任教期間,曾在此居住,并創(chuàng)作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長篇杰作《駱駝祥子》以及小說《文博士》《我這一輩子》等一批優(yōu)秀作品。
6

濟南老舍故居紀念館

濟南老舍故居紀念館,1930 年 7 月,老舍應聘到紀念齊魯大學任教,住在齊魯大學辦公樓(現(xiàn)為山東醫(yī)科大學辦公樓)二層西南角的第一個房間里。 1931 年 7 月 28 日 ,老舍回北平和胡絜清結(jié)婚,不久,夫婦二人一起返回紀念居住,租住在南新街 54 號一間小房子里。他的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趕集》中的絕大部分短篇小說,如《大悲寺外》、《馬褲先生》、《微神》、《開市大吉》、《歪毛兒》、《柳家大院》、《抱孫》、《黑白李》、《眼鏡》、《鐵牛與病鴨》、《也是三角》等,還有發(fā)表在《論語》等刊物上的幽默詩文,大都寫成于這個院子里。

成交TOP RMB

相關(guān)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