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大約有4000項符合查詢結果,庫內數(shù)據(jù)總量為185443項。(搜索耗時:0.0080秒)

381. 不必證明自己是畫家 陳丹青 回到“一個人”的狀態(tài)(圖) [91%]

...,都是權力問題,根子,是學術行政化。上世紀90年代末,我?;貒驳街醒朊涝捍^課,當時的直覺就是——“解放前內行領導內行,解放后外行領導內行,近一二十年以來,外行就是內行,內行就是外行”。我得出...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08-01-24 16:53:20

382. 栗憲庭:烈日西藏 [91%]

p{text-indent:2em;}2000年代初期,我在一本外國的展覽目錄里第一次看到幾個西藏藝術家的作品。2007年我又在紅門畫廊的展覽上看到更多西藏年輕人的作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這些作品...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0-09-04 15:22:28

383. “自逐”于振立個展將于9月底在今日美術館舉辦 [91%]

...關,一方面是他對藝術的洞察力促生了這次轉變。而八十年代中期,于振立的超現(xiàn)實主義等系列,也與轟轟烈烈八五新潮的流行風格相契合。每一次轉變,都像是在書寫一個藝術家在時代格局變動間,與之產生的情感、體驗以及...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08-25 15:55:50

384. 呂澎:中國當代藝術的語境 [91%]

...蘇富比、佳士得、菲利浦之后名列第四。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瑞士人勞倫斯就在上海開設了上海香格納畫廊,從2005年開始,包括亞洲和歐美的海外畫廊逐漸涌入北京和上海。短短時間里,韓國畫廊在北京的數(shù)量就達到8家...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08-09-21 00:35:10

385. 一種“異托邦”的視覺樣本——關于江海的繪畫藝術 [91%]

...集中地體現(xiàn)了??滤f的異托邦的某些方面。因為,在9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化時代的到臨,使中國的異托邦出現(xiàn)了一個超出想象的,充滿了歷史偶然性與現(xiàn)實欲望的,全然無視現(xiàn)實邏輯的存在。借助江海所提供的繪畫...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1-04-19 13:55:10

386. 趙無極《水之音》于佳士得香港2016年秋拍以4870萬港元成交 [91%]

...在巴黎的畫廊定期展出,并巡回至美國、瑞士、倫敦。50年代中期結識紐約畫派的眾多藝術大師,包括弗朗茲?克萊因等,并開始重新探討中國繪畫的根本,從留白中找到虛空的意向,從自然景觀與水墨暈染中找到浪漫的抒情抽...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6-11-26 20:41:37

387. 畢加索“豪華陣容”亮相世博中國館 [91%]

...身和表現(xiàn)抽象的結構形態(tài)綜合起來。1917年至20世紀20年代中期,謂之新古典主義時期。20世紀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是畢加索創(chuàng)作的超現(xiàn)實主義時期,其創(chuàng)作特點是將生與死、夢境與現(xiàn)實統(tǒng)一起來,具有神秘、恐怖、怪誕的...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1-09-17 09:43:41

388. 何桂彥:什么是雕塑藝術的公共性? [91%]

...化的審美趣味與文化權力話語展開批判。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極少主義雕塑家卡爾·安德烈曾將古典雕塑到極少主義雕塑之間的發(fā)展過程概況成三個重要的階段:作為形狀的雕塑,作為結構的雕塑,作為地點的雕塑...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7-12-29 09:28:33

389. 生活遠離情結,往前走了——陳宇飛訪談 [91%]

...作品,又感覺有點形式主義,又有一點筆墨的感覺。到90年代中期就感覺畫面非常凝重,像巖石一樣凝重、深沉。這幾個階段的變化主要基于哪些原因?  陳:實際上當時有一個意念就是想找自...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09-03-28 11:39:45

390. 盛葳發(fā)言 [91%]

...,路德就是一個拾穗者,其實是《圣經》題材。20世紀6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是研究巴比松畫派的高峰期,研究方法從藝術外部來展開,比如說羅伯特赫伯特,還有亞歷山大莫非、奇迪克拉克、琳達克林都是研究這個領域比較重要的...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7-11-13 15: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