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大約有11137項符合查詢結果,庫內數據總量為185443項。(搜索耗時:0.0066秒)

281. 滬申畫廊展覽“序幕之前” [83%]

...到什么?模糊、混濁、不清晰..本次展覽意在追尋和探討事物發(fā)生的原初狀態(tài)。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到今時今日,越來越多的可能性和紛繁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藝術家們面臨著各種思路和選擇。馮良鴻的繪畫、黃磊的攝影、封巖和吳...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5-07-01 11:58:03

282. Claudio Parmiggiani首場香港個展 [83%]

...及回憶的力量、詩意圖像與集體歷史回憶;作品經常隱喻事物無常和命運韻律,帶著謎一樣的色彩,深切地關心著我們的藝術、歷史和道德的過去。無論是藝術家的實體、攝影和繪畫影像作品,甚至可說是他最廣為人認識的標簽...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5-07-10 15:34:04

283. 《云中散步》——紫清個展 [83%]

...體驗。它出自我們大家都具有的某些能力。假如你對某種事物有過強烈的體驗,而且想和他人分享這一體驗,就已經開始了藝術的創(chuàng)造。紫清這個外表柔弱的女子,她的生活經歷了從圓明園到宋莊、從宋莊回到家鄉(xiāng)整個中國當代...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5-07-31 11:18:12

284. 汪建偉:臟物 [83%]

...了藝術家近兩三年的工作,又延續(xù)了其不斷的保持對已有事物懷疑的態(tài)度,呈現出富有意味的變化。臟物,即不干凈的物,是對于干凈的物的發(fā)問;對于己知的、正確性的提問,是關于處于時間進...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5-09-09 17:07:11

285. “山/水”張志剛作品展 [83%]

...,山水無處不在,它是人的心理、是感受、是境、是看待事物的方式、是一切................我的作品是我的生活現實,是我面對現實的潛在反應,我更感興趣的是事物的痕跡以及痕跡帶來的心理變化、感覺、...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5-09-29 10:23:51

286. 袁澤強:小徑分岔的花園 [83%]

...rdquo;的質感,構建出貌似規(guī)整的視覺表象,卻又通過改變事物之間的結構關系戲仿了文藝復興式的花園,從而顛覆了其空間結構的穩(wěn)定性。拼貼正是袁澤強創(chuàng)作的慣用手法,他甚至直接在照片上進行...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5-11-18 10:54:22

287. 【ta的國】年度藝術計劃——亓馨瑩獨立項目 [83%]

...象越來越接近真實。用觀察、想象、思考來幫助我們接近事物的核心本質。這個幻想現實主義的世界與藝術家亓馨瑩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和內心思考非常接近,亓馨瑩是一個會悉心觀察周遭世界的藝術家,更是一個敏感的思考者,因此,...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6-03-11 13:34:47

288. 李大治個展 [83%]

...非常令人深思,因為李大治恰恰淡化了一切鈍重、耀眼的事物,淡化了所有聚焦終極對象的痕跡。這種淡筆繪畫充分發(fā)掘出了不經意事物中的意味深長,并因此引發(fā)人的強烈思考。它將我們的感知引導到可見之物在細膩處熠熠生...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6-07-20 10:39:08

289. 灰塵——張震宇個展 [83%]

...果的架上作品。灰塵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存在的事物,常常被我們忽視,它以一種元形態(tài),與我們生存的空間一起產生,是人類無法刻意去改變或掌握的事物。張震宇使用灰塵來作為轉換思想的媒介,其實這種行為本身...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6-07-25 10:56:37

290. LAB-BOX項目|給“盒子”一個描述 [83%]

...bsp;詹姆斯.喬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寫到:可見事物的無可避免的形態(tài):至少如此,如果不是更復雜,該思想通過了我的眼睛。我在此閱讀一切事物的簽名:浪沖上岸的魚卵、海藻,正漲上來的潮水,那只鐵銹色的靴子。鼻涕青...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6-08-12 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