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大約有3000項符合查詢結果,庫內數據總量為185494項。(搜索耗時:0.0109秒)

1701. 沈迦:日光之下《尋找·蘇慧廉》 [79%]

...所,修醫(yī)院建學堂。學習溫州方言,編撰便于外國人學習中文的《四千常用漢字學生袖珍字典》,向西方介紹中文典籍。由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才能,被聘為山西大學堂的總教習。隨后受聘牛津,成為牛津大學漢學教...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4-03-19 16:55:07

1702. 民營美術館or畫廊,傻傻分不清? [79%]

...畫廊和美術館之間一種微妙的、可以相互轉換的關系。在中文對應的英文詞匯里,Museum對應美術館/博物館,Gallery對應畫廊,但在英文語境中,很多時候Gallery也能對應美術館和非營利機構。比如古根海姆美術館,它在最初創(chuàng)立的...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20-06-25 02:31:14

1703. 中國嘉德秋拍呈季羨林先生藏書專場 [79%]

...有季羨林先生藏書專場亮相,該專場匯集季羨林先生舊藏中文古籍共165種,藏家可借此領略大師風范。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1-10-26 11:00:20

1704. 盧森堡館“亦小亦美” 年輕館長想留在上海 [79%]

...許多在中國生活工作有一段時日的老外一樣,他也有一個中文名字:羅浩林,但記者在采訪時還是執(zhí)意稱呼他為托馬斯?! ?0年前,25歲的托馬斯·羅德瓦爾德從盧森堡來中國留學。開始學中文,后來在盧...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0-03-31 16:34:01

1705. 藝術的失度——保羅-維爾諾(Paolo Virno)訪談 [79%]

...都有智識上的接觸、共享和分歧。但與其他思想家相比,中文對維爾諾的譯介確實罕見。由于實在沒有時間完成之前想要動筆翻譯的《諸眾的語法》,只好代之以這篇簡要的訪談,希望能夠增進中文讀者對維爾諾,當代意大利思...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1-06-07 18:57:49

1706. 最早在內地實施行為藝術 香港“蛙王”從威尼斯來到上海 [79%]

...,1970年畢業(yè)于香港葛量洪教育學院美術???,并于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進修藝術,1980至1984年赴美國紐約藝術學生聯(lián)盟深造。于80至90年代中,游藝紐約15年,1995年返港定居。自1967年起,郭氏于世界各地從事觀念...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2-03-17 13:12:25

1707. 新晉藝術家 工筆新題材 [79%]

...我研究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兩性議題。兩人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同學,盡管視角和主題不同,但都試圖在傳統(tǒng)技巧中嘗試新鮮的創(chuàng)作:技巧是骨架,而如何讓畫作豐滿,更要...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08-09 10:56:43

1708. “走向現(xiàn)代——英國美術300年”展覽圓滿結束 [79%]

...國家的孩子是到博物館進行寒假課外實踐活動的。同行的中文老師告訴記者,自從得知英國美術展在遼博展出,育才國際部的老師就多次到展廳參觀,在得到遼博的特批后,通過拍攝展品局部的方式制作成課外實踐活動的作業(yè)單...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03-06 16:07:45

1709. 費大為:“中國當代藝術25年來沒進步” [79%]

...位中國藝術家都拿出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黃永砯將中文報紙用洗衣機攪碎,把碎片在展覽現(xiàn)場做了個中國古代的龜型古墓,映射文化的死亡和延續(xù);楊詰蒼用千層墨來展現(xiàn)東方文化的厚重;而顧德新則將收集來...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4-06-26 11:06:06

1710. 中國買家改變全球藝術? [79%]

...重鎮(zhèn)??纯磭H上的藝博會、拍賣場,新增的各類中文服務、銀聯(lián)卡支付……中國藝術品及中國買家似乎正成為國際市場的必備貨。億元時代正在告訴全球:中國人有錢。中國買家在全球拍場頻頻舉牌,世界通過...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5-04-22 1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