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大約有10000項符合查詢結果,庫內數據總量為185469項。(搜索耗時:0.0101秒)

1281. 漂泊: 曹軼,李青,童義欣,趙趙 [93%]

...些不曾直接經歷過這一時代的年輕藝術家來說,當代中國城市生活的現實則變成了幾乎不被人留意的背景噪音。因此此次展覽中的四位藝術家的作品并不直接取材于中國城市的轉型,而是通過他們自身在這一環(huán)境背景下的成長和...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19-01-08 13:00:39

1282. 寫在北京宋莊國畫院中堂展之前:正大中和 [93%]

...耕經濟社會的四合院和宗法制家庭,隨著工業(yè)化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提速,轟鳴的機器,喧囂的城市,打破了農耕經濟的田園牧歌,最先進的中國人也最先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四合院,漂泊在并不屬于故鄉(xiāng)的商業(yè)城市。斗轉...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0-09-08 12:59:32

1283. 與時空的靜謐對話 [93%]

...雖然,他未曾用全景式的畫面來表現他學習和生活其中的城市的整體面貌,但是經由西湖大道和柳浪聞鶯等路口,他描述了不在場卻可想望的家園:美院,他藝術的起點和浸染其中的學院;杭州,他成長生...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4-08-04 09:23:48

1284. 李都:天道光明 行者無疆 [93%]

貓和魚是老潘畫中常見的形象,這跟老潘所生活城市有關,青島位于海邊,想到魚那是順其自然的,而貓(確切的說是野貓)卻也是青島的一道風景,這個歷史很短但保存大量百年殖民建筑和廣大綠地的城市里,讓人意...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08-05-08 23:29:40

1285. 棉布:沒有人就沒有藝術 [93%]

...變成了一個泛文化的概念。本來,雙年展也應該對我們的城市生活有影響,這也是它的文化意義所在。作為文化交流,這個概念包括建筑師跨界,酒商跨界,米其林三星跨界,也就是品牌回到了文化生活。這一些很...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4-06-16 13:51:03

1286. 2020首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武漢) [93%]

...互聯網藝術經營。去年,大藝博落地中國當代藝術的中心城市——上海,創(chuàng)下同一年度在上海、深圳、廣州三大一線城市均成功舉辦大學生藝術博覽會的壯舉。大藝博展覽規(guī)模與平臺的逐年升級,正在為年輕藝術家創(chuàng)造更多展示...

類型:展覽發(fā)布時間:2020-11-23 14:40:34

1287. 歐陽蘇龍:放慢的速度讓我看到更具體的生活 [93%]

...并記錄路徑完成一張手繪地圖,想用這種方式來了解一個城市。因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所以會更留意身邊常見但不曾關心過的事物,于是對這些普遍存在的東西就有了新的思考,慢慢也有了新的作品構想,從而有了除駐留...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5-10-13 15:59:20

1288. “懷城——樊楓作品展”在黑龍江省美術館舉辦 [93%]

...,展示了一種文化碰撞下的都市情懷,再到他熟練駕馭了城市題材后,其在視角轉換與筆墨控制上的豪放抒情之作,觀眾可以全面了解樊楓都市水墨的藝術歷程。樊楓,1958年生于武漢市,1980年拜周韶華先生為...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06-08 14:04:13

1289. “風/馬/旗”的真實性與寓言化的敘事—— 關于張大力的新作 [93%]

...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最普通的百姓和隨著社會轉型過程及城市化浪潮而涌入都市的民工。民工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產生的特殊社會群體,他們作為中國農村的過剩勞動力在城市從事最艱苦的工作,是中國城市化建設的主...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0-08-11 14:54:43

1290. 化物游心——劉向華裝置影像藝術作品自述 [93%]

城市山林一、和合流變作為價值觀由于中國文化傳統的影響,山...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09-12-23 09: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