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墨向·非常態(tài)】——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

開展時間:2014-09-28

結束時間:2014-10-12

展覽地址:江蘇省美術館新館一、二層之1號廳、2號廳、3號廳、4號廳

參展藝術家:梁銓,周京新,徐累,武藝,張詮,姜吉安,靳衛(wèi)紅,雷苗,李金國,曾健勇,姚媛,吳思駿,杜小同,張見,高茜,秦艾,秦修平,譚軍,周雪,徐華翎,馬駿,侯昊,杭春暉,鄭慶余,沈寧,李戈曄,潘汶汛,馮海濤,徐加存,郝世明,涂少輝,王煜,林于思,顏海蓉,祝錚鳴,劉琦,楊立奇,韓非,李曦,孫浩,卞雅清,宗錫濤,焦洋,王濛莎,梁雨,彭劍,郝量,肖旭,楊宇,單鼎凱,黃岑,楊鴻,馬靈麗

主辦單位:江蘇省美術館

展覽介紹


9月28日至10月12日,江蘇省美術館將迎來“墨向·非常態(tài)”大型水墨藝術展。這個展覽由江蘇省美術館主辦、南京諸子藝術館承辦,國內聲名顯赫的一線畫家和年輕的未來之星齊聚金陵,周京新、徐累、劉慶和、張見、徐華翎、李金國、秦修平、秦艾、郝量、祝錚鳴等近60位水墨畫家攜200余幅優(yōu)秀作品參展,如此大規(guī)模的展出也是近年來國內水墨創(chuàng)作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

近年來,水墨藝術的走強已經(jīng)成為眾所矚目的事實,國內各種形式的水墨展層出不窮。“新水墨”、“新工筆”等不斷被學術界關注與提及,也不斷出現(xiàn)在各種媒體及公眾視野中。2013年12月,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了“水墨藝術:當代中國的過去作為現(xiàn)在”大型展覽,雖然展出的作品只能說“與水墨有關”,但畢竟中國的水墨藝術已經(jīng)受到國際藝術界的注目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的中國藝術界不能想象的。這些都表明:“新水墨”、“新工筆”等實踐既是出自于對傳統(tǒng)水墨藝術的繼承,同時也是在當今國際文化多元化,中國力量崛起的一種文化呈現(xiàn),是使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材料的中國藝術家在當代環(huán)境下的一種真實的審美期冀與表達。

真正能夠在水墨領域獨樹一幟的藝術家,都是經(jīng)歷過長期艱苦磨練、經(jīng)受了忍受寂寞的過程,對水墨藝術有深切感受的藝術家,他(她)們的真實地位和成就盡管冷暖自心知。隨著水墨高潮的看似到來,真正給水墨藝術尋找一個在當今國際后現(xiàn)代文化中的定位,這是中國的水墨藝術家、藝術從業(yè)者、藝術批評家所需要冷靜面對和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務。

“墨向·非常態(tài)”展覽的宗旨可以概括為:挖掘傳統(tǒng)精髓、展示當下生機、預示新的傳統(tǒng),力圖呈現(xiàn)當下水墨繪畫領域年輕的水墨繪畫一代和新工筆繪畫的佼佼者的創(chuàng)作實績,他們的作品對于傳統(tǒng)既有傳承,同時也有對當下的社會、個人的際遇的委婉表達,而且也體現(xiàn)出對他們自己所操持的繪畫方式的執(zhí)著和形式上的探索,一方面從傳統(tǒng)中走出,一方面創(chuàng)造新的傳承。

本次“墨向·非常態(tài)”展覽的主題也極好的闡釋了這一觀點。

“墨向”——“墨”為中國水墨繪畫代指。墨中蘊含了“色”,與“水”共同構成了中國水墨繪畫的物質外殼,也構成了與西方繪畫的天然區(qū)別。然“技近乎道”也是中國水墨繪畫的精神指向。“向”——有路徑、方向、趨向之意。中國當代水墨繪畫發(fā)展到當下,形成了一個新的高潮,本次展覽中的作品也向美術界呈現(xiàn)當代水墨繪畫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向。

“非常態(tài)”——在方法上,本次展覽所展示的無論技巧還是氣息,都是傳統(tǒng)繪畫有所突破的結果;在思想路徑上,以中青年為主體的藝術家理所當然地對傳統(tǒng)趣味有了本質上的超越。

“墨向·非常態(tài)”展通過“心象與氣象”“自在與自為”“和聲與復調”“本我與超我”四個板塊的劃分和梳理,希望不僅僅是一次常規(guī)的作品陳列,而是通過理論研討,進而尋找和總結出帶有學理性的規(guī)律和特點。畢竟,中國當代水墨已經(jīng)到了一個可以總結的階段。

心象與氣象:所謂“心象”,物象經(jīng)由內心感受,落筆而出為圖像,感悟生象,象由心生。進而塑化心之圖像,由此結構心之物象,進而為之“氣象”。范仲淹《岳陽樓記》有言:“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正此謂也。這個路徑也是眾多成功的中國繪畫的必由之路。

本單元選擇的作品是由心象而氣象者,虛中有實,實中生虛。

自在與自為:法國哲學家薩特認為,存在分為“自在的存在”和“自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一個物體同其本身等同的存在;自為的存在則是與意識一起擴展,思想是超越自身、超越一切的。中國傳統(tǒng)文人繪畫側重于前者,這其中的工筆繪畫向有追求精雅、雍容華貴氣質的傳統(tǒng),“新工筆”也繼承了這一特點,部分作品也受到當代藝術的影響。在“自為”的方面,當代水墨繪畫有多大的延展空間,是我們所關注的。

本單元選擇的主要以“新工筆”為主的作品。

和聲與復調:和聲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各具相對獨立意義旋律的同時進行,是由不同的旋律線編制成的一個縱向、立體結構的橫向運動;復調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各具相對獨立意義旋律的同時進行。俗話說“復調好唱,和聲好寫”,二者的不同在于表達方式相異,這點正與本部分作品所涉及到社會層面的多樣性與復雜性相通,不論金戈鐵馬還是花前月下,都是通過作品表達出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感受。

本單元選擇主要以反映社會多樣性與復雜性的作品為主。

本我與超我:“本我”和“超我”是弗洛伊德心理學的術語,前者是人大腦中的無意識,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而“超我”代表良心、社會準則和自我理想,它按照至善原則行事。從本我到超我,其實中間隔著“自我”,自我是人清醒時的控制,代表理智和現(xiàn)實。藝術本質上是一場白日之夢,于是挖掘人的內心,甚至是潛意識,就成為藝術的一項樂事,藝術展示的正是人類的向善心靈。

本單元選取的是挖掘人內心的探索作品。

 “墨向·非常態(tài)”展也是江蘇美術館2014年重頭展事之一,屆時作品將在美術館一、二層1.、2、3、4號廳中展示。開幕當天將舉辦以“水墨的當代發(fā)展與傳統(tǒng)借用”為題的學術研討會,將有國內學者、批評家共二十余人參加。

此次展覽承辦方,南京諸子藝術館多年來致力于水墨藝術的發(fā)掘、展示和畫家培養(yǎng),在行業(yè)內素有口碑,此次“墨向·非常態(tài)”展也是諸子藝術館一次大規(guī)模對中國水墨藝術的推動之舉,相信此次展覽將為美術界帶來一場中國水墨藝術的視覺盛宴。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