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藝境云南?2015”第二期

開幕時間:2015-09-19 20:00:00

開展時間:2015-09-19

結束時間:2015-10-10

展覽地址:云南藝術學院麻園校區(qū)美術館

策展人:和麗斌

參展藝術家:葉永青,羅旭,雷燕,吳以強,史晶,和嘉,楊文萍,張晉熙,周軍喜,資佰,石志民,蘇亞碧,寧智,李雪岳,劉麗芬,白雪娟,張紅斌,李凡,陳梵元,張華,郭棚,杜溪,尹雁華,蘇斌,金大偉,蘇捷,蘇家喜,周鉦卿,常熊,李瑞,劉晶,劉和焦,管賽梅,王雷鳴,李有杰,王晶,程新皓,劉凱,黃鑫,羅飛,李綠野,范睿晨,李曉燕,彭景馬力,Paper小組,九坑小組

主辦單位:云南藝術學院美術館,紅洋藝術畫廊

展覽介紹


重返過去與遙想未來

--“藝境云南·2015”序

歷史,總是在不同時代、不同的觀看者中被反復地修正與重寫,因為歷史不是一個固化不變的型態(tài),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人們總是從他們的經驗、他們的角度讀到他們需要讀到的信息與經驗,以建立前行的參照與信念。藝術史亦然,這種不斷修正與重寫的過程建構起一座座豐厚的觀看與解讀的歷史。我不是藝術史家,無意對歷史作面面俱到的考證與梳理,我也相信任何人試圖對歷史作蓋棺定論式的界定都是徒勞的。我只是歷史的參與者,和許許多多的藝術工作者一樣,正是我們許多人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匯集成蔚為壯觀的一部視覺史的文本。因此,我推崇那些真實面對自己心靈,以求真之心面對世界,試圖以藝術的方式探尋和超越自己的藝術家,也因為此,我試圖對已經過去的這近百年的云南藝術做一種全景式深入的搜尋,從中發(fā)現(xiàn)那些最有價值的現(xiàn)象,我相信這些現(xiàn)象的背后一定有當時特定的時代的、地緣的、歷史的原因,相信這些現(xiàn)象一定有承前啟后的意義,也因為有這些現(xiàn)象這些群體/個體的存在,藝術的歷史才不至于是斷裂的,而是如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體一樣繁衍生長,生生不息。

“藝境云南·2015”選擇了云南從上個世紀30年代至今天重要的藝術現(xiàn)象和藝術家進行呈現(xiàn),分為“西學東漸”、“自然主義”、“外光時代”、“生命之流”、“都市人格”、“多元實驗”、“自我營造”七個單元,又根據美術館的空間格局分為第一階段(2015.7.10~8.10)和第二階段(2015.9.19~10.10)展出,第一階段主要展出的是1970年代之前出生的藝術家作品,以及部分1970年代之后出生的藝術家作品,第二階段展出的主要是1970年代之后出生的藝術家作品以及少數1970年代之前出生的藝術家作品。

2001年,中國第一個藝術主題社區(qū)“創(chuàng)庫”在昆明西壩路101號誕生,標志著藝術家自營空間的興起和藝術多元化、民主化時代的到來,之后的實域藝術空間、卡瓦格博庫、海埂藝術基地、明日城市、滇緬公路壹號等藝術群落或社區(qū)的出現(xiàn),使昆明的藝術家和藝術生態(tài)趨于多元化。“藝境云南·2015”第二階段主要通過“多元實驗”、“自我營造”兩個單元的呈現(xiàn),探討藝術在今天的社會格局中的角色定位、價值界定以及它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并希望這些年輕藝術家的藝術狀態(tài)能給云南未來的藝術發(fā)展帶來更多的活力與希望!

這,是我策劃這個展覽的初衷。

是為序。

和麗斌

2015.9.13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