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fore, I am
開展時間:2021-09-25
結束時間:2021-10-31
展覽地點:SPURS Gallery I
展覽地址:北京朝陽區(qū)酒仙橋路二號院798藝術區(qū)D-06
參展藝術家:宋琨、杰西·莫克林(Jesse Mockrin)、米拉·丹西(Mira Dancy)
主辦單位:SPURS Gallery I
SPURS畫廊榮幸地宣布將于2021年9月25日在Gallery I推出宋琨、杰西·莫克林(Jesse Mockrin)和米拉·丹西(Mira Dancy)三位女性藝術家的群展“Therefore, I am”。
以繪畫作為主要創(chuàng)作媒介,三位藝術家的作品所涉獵的題材各有不同但都與身體相關,她們或將身體塑造為“賽博格”軀體、或以人體和肖像連綴廣闊的歷史繪畫和素材、或以高飽和度的色彩勾勒出極具生命力的女性形象。“Therefore, I am”或可以理解為藝術家們的目的趨同,即以身體作為媒介,真摯地描摹有關于身體的圖像,印刻出有關自己的軌跡。她們的作品在呈現對身體的反思時,反在積極地調動觀者對人體(裸體)的觀看欲望。如米拉·丹西所說,“這些圖像可能不是天生麗質的,但這是我們自己,當我們站在鏡子面前時,我們看到自己閃爍在天地之間?!贝颂帲癟herefore, I am”的肯定來自于:她們的實踐能夠反映她們所生活的世界,捕捉到了21世紀的現實,對當下作出了回應。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存在”這樣真理陳述式的肯定才有了額外的分量。
宋琨,1977年出生于內蒙古包頭,現生活工作于北京。她的作品以繪畫為主, 同時結合了音樂現場、Music Video、裝置等方式。近年來宋琨的創(chuàng)作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實驗性地將當代亞文化及宗教元素與其創(chuàng)作系統(tǒng)相融合,延續(xù)對人類身體、潛意識與生存現狀的探索,通過提煉、融合傳統(tǒng)及各類亞文化元素,生成泛文化的未來肉身。她的最新創(chuàng)作集中描繪了一系列她稱之為“泛靈族”的形象。如此次展出的《寫真:自畫像No.2》(2020),這些形象有的來自藝術家自己和其身邊的親人朋友,有的是藝術家用3D軟件制作的。這些人體形態(tài)半透明的屬性源于佛法中“東方琉璃凈土”的概念:“人所想象不到的、自性發(fā)光的凈土世界”,指涉靈與?的互為因果;嵌入身體的機械部件及機械化錯位提示當下人類被秩序控制、進而賽博格化的生存現狀,使其在現實與超現實世界間穿越。
杰西·莫克林,1981年出生于美國馬里蘭銀泉,現生活工作于洛杉磯。莫克林創(chuàng)作的肖像從魯本斯或安格爾等早期繪畫大師的作品中提取場景,扭曲或放大身體部位,再經過圖像的剪裁,在畫布上構建出完全不同的空間和奇特浪漫的畫面。以歷史繪畫為興趣所在,她更對雙性化和不同時期的性別規(guī)范進行探索,以此用繪畫與流行文化和性別界限進行連接。展覽中展出的三幅繪畫的標題均有所本,來自被莫克林重新詮釋的經典藝術作品背后的原典,尺幅最大的作品之一《她害怕得幾乎昏厥,向后一瞥》(2021)援引自奧維德在《變形記》中對劫掠歐羅巴的描述。莫克林對畫面的剪裁和節(jié)錄暗示了敘事外更大的世界,如作品《被弄瞎的、被嘲弄的、被哀憐的》(2020)在不同畫布上劃分構圖,同時整個圖像的關鍵部分被消除,打破原有的沉浸式的幻想。
米拉·丹西,于1979年出生,現生活工作于洛杉磯。她的創(chuàng)作集中于描繪女性身體與幾何結構的關系,經常采用大尺幅繪畫表達強烈、淋漓的人體。她以繪畫作為主要創(chuàng)作媒介,同時涉足壁畫、霓虹燈裝置等。她的圖像希望讓觀眾重新審視關于女性氣質、權力和力量的話題;她描繪的女性形象除了夸張的性感,還充滿了力量和沉著的態(tài)度。丹西近期的創(chuàng)作中,女性與其置身的風景經常共享同一個調色盤,強烈的黃色、紅色、粉紅色、紫色和藍色線條呈現出的畫面似乎在提示女性與自然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
展覽將持續(xù)至202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