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力量——聶正杰作品展
開幕時間:2015-05-23 15:00:00
開展時間:2015-05-23
結(jié)束時間:2015-06-01
展覽地址:巴渝文化會館(重慶市中山四路85號)
參展藝術家:聶正杰
主辦單位:巴渝文化會館,重慶房地產(chǎn)職業(yè)學院
《平凡的力量——聶正杰作品展》是青年藝術家聶正杰在重慶的首個個人作品展,也是其在國內(nèi)舉行的首個個展。
聶正杰1982年出生于中國云南,2006年畢業(yè)于重慶大學藝術學院繪畫系(油畫專業(yè)),現(xiàn)生活工作于重慶。2012年,聶正杰獲得了“英國約翰·莫爾新繪畫大獎賽(中國)”唯一大獎,并受邀參加了2012年英國利物浦雙年展。創(chuàng)辦于1957年的“約翰·莫爾繪畫大獎賽”是英國最為知名的繪畫比賽,每兩年舉辦一次,而利物浦雙年展則是英國最大的雙年展。2014年,聶正杰再次受利物浦雙年展官方邀請,參加了雙年展,隨后在英國舉辦了名為《農(nóng)民工》的個人作品展。
聶正杰近年來在國內(nèi)參加了諸如《上海青年美展》、《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越域——中國青年藝術家邀請展》等多個大型展覽,但《平凡的力量——聶正杰作品展》卻是藝術家在國內(nèi)的首個個人作品展。展覽將展出聶正杰的約40幅作品,囊括了其2013年至今創(chuàng)作的精品力作。展覽將分為三大板塊,在以“順境與逆境的交集”為題的人物創(chuàng)作作品板塊,聶正杰將帶來起在英國參加利物浦雙年展以及在英個展展出的部分作品,同時藝術家最新嘗試創(chuàng)作的綜合材料作品也將首次公開展出。這些作品表現(xiàn)的對象都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霓r(nóng)民工,比如建筑工地的工人,重慶街頭常見的棒棒。從構(gòu)圖到著色,從畫面色層銜接到筆觸變化,無論何種方式,每一幅作品都是藝術家用心在向觀眾傳達這些平凡人物的美和力量,以及藝術家對這些景物而生的感動。同時也可以看到在獲得藝術大獎后,藝術家并未滿足并停滯不前,而是在不斷的進行嘗試。另一板塊則以“樹”系列的風景創(chuàng)作為主,畫面大多描繪了云南各地的美景,觀眾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對大自然最直接的態(tài)度,甚至走進藝術家的生活。而最后一個板塊“最初的原始”則最有意思,20幅紙本碳粉作品,你可以看到藝術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最初的狀態(tài),也許你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某張人物創(chuàng)作作品的原型就在這小小的紙本作品中。
【展覽前言】
追求視覺的心理世界
——談聶正杰的繪畫
文/王春辰
繪畫進入到當代,成為最不容易突破的領域。一是繪畫歷史悠久,形成各種傳統(tǒng),給人許多的范例和模式;一是繪畫與新興的藝術媒介比較,經(jīng)常受到人們的疑慮,也就是經(jīng)常將繪畫置于被取代的危機論中。事實上,作為極具視覺表達能力的繪畫在整個20世紀后八、九十年代,特別是在當代頗有大舉回潮的氣勢,這就是繪畫的復興。但是復興的概念不是立足于傳統(tǒng)語境中的舊有模式,特別是在中國近代強烈的繪畫情結(jié)中,面對繪畫的復興大潮到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首先是這種復興正像任何一種文化的復興一樣,都不是原有的繪畫模式的套用,更不是沾沾自喜于陳舊的繪畫理念和方法的理由。這一點尤為重要。
聶正杰畢業(yè)于重慶大學,對于四川的繪畫氛圍有自己的心得和領會,這也是他力求發(fā)現(xiàn)自己的繪畫面貌的前提。這幾年有一大批年輕的四川畫家活躍在當代的藝術界,都在突出地表現(xiàn)自己的風格和追求,這種大趨勢和繪畫環(huán)境也同樣激勵著聶正杰。他面對繪畫,首先思索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應對這種普遍的繪畫發(fā)展趨勢、如何體現(xiàn)出時代特征的觀念性,事實上,觀念性是這次繪畫復興的核心問題,它是基于以往的現(xiàn)代主義與當代藝術的交匯而發(fā)展的,所以,藝術家于此的主要問題不再是顛覆式地追求形式的自律,也不是唯美地追求畫面的矯情愉悅,相反,如何追求觀念與畫面的結(jié)合成為考量今天的藝術家的一種視角。聶正杰的作品就是希望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希望在一種輕松的視覺圖像中表達自我的心理世界,讓新的繪畫意義顯現(xiàn)得更充分。
他的作品透露出他對繪畫語言轉(zhuǎn)換的思考,繪畫成為他探索心理世界的有力媒介,尤其是在近幾年涌現(xiàn)出大量新的繪畫圖式、帶有示范的效應下,繪畫如何突破是每一個年輕藝術家的挑戰(zhàn)。它一方面是繪畫語言的淬煉,一方面是藝術家觀察現(xiàn)實世界的目光的敏銳。過去那種單項思維、直接摹寫眼前景色人物的繪畫語言與思考路徑越來越受到壓力,人們的視覺習慣隨著圖像多元化的來臨也被改變,正因為此,聶正杰力求簡化他的畫面背景,以一種虛擬的懸空狀態(tài)來烘托前景的人物;而人物又被強化,極力突出他們的表情,但又都是心理活動的一瞬間閃現(xiàn),藝術家想借助于這些視覺表達來追尋心靈故事。
聶正杰屬于新一代的年輕畫家,正經(jīng)歷著不同于中國近代美術史發(fā)生過的那些事件。他們于社會和生活的理解正愈加趨向于個體的心理世界探尋,這將深化藝術家進入到新的表現(xiàn)領域中,它已經(jīng)顯示出一種新的能量,或者說繪畫當代轉(zhuǎn)型的意義,而能夠在心理經(jīng)驗的視覺表現(xiàn)上勝出的那些畫家將成為新的一代風標人物,這將是一場新的繪畫角力行動。聶正杰來自重慶,依托大山大水的巴蜀情懷和清風朗月的古道俠腸,細細品味著人生世界的真實圖景和藝術于生活的存在意義。他創(chuàng)作這一批作品正是他多年求學、創(chuàng)作藝術的階段性總結(jié),也可以說,它們將成為他的新的起點,起于更高的目標和更高的視野。一批新的年輕畫家能否從中脫穎而出,不僅是時代的一個挑戰(zhàn),也是藝術生命力和藝術欲望的勝利;他們越是果斷地探索、實驗、打破成規(guī),就越是有機會和能力走出一道道藝術的藩籬,進入到廣闊無垠的藝術新天地中。
聶正杰他們這一批年輕畫家也將顯示出他們看世界的能力,等待他們的也將有更多的要求,一面要求他們不斷深入視覺的表象而深入到新的心理世界中,一面又要求他們展示出新的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不斷將繪畫置于全面的融匯中。這些高標準的要求不僅是中國年輕藝術家要面對的,也是有成就的藝術家要不斷應對的,而要求是一樣的;藝術家果能始終如一、持之以恒地實踐著這類藝術主張,那他們就真正進入到藝術歷史的序列里,而不是一時一地短暫的幾年。如今,嚴于藝術追求者、敏于藝術變革者才能在多樣混雜的藝術環(huán)境中脫穎生出,應該說這是最嚴格的心理考驗。聶正杰用自己的作品為此作了形象的注解,也是對自己的藝術理想進行了想象。
所以說,聶正杰作為年輕的畫家,開始了這樣一次藝術觀念探險的實踐歷程,讓藝術證明生活,讓生活顯現(xiàn)意義,既顯現(xiàn)自己的藝術理想,也思考變革中的繪畫趨勢,而圖像將成為我們心靈與心理世界的家。
(作者王春辰為著名批評家、策展人,美術史學博士。2013年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2012年被美國密執(zhí)根州立大學布羅德美術館聘為特約策展人,美國《藝術雜志》將其稱為“來自中國大陸第一個被美國美術館聘請的中國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