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生活在繪畫中
王林
讀王瑋的畫,感覺生活很遠畫家很近,不是繪畫怎樣地反映了現(xiàn)實,而是畫家如何生活在繪畫之中。
她最初畫少數(shù)民族,也有負薪、汲水、牧羊之類的題材,但和艱難的環(huán)境、辛勤的勞作沒什么關(guān)系。王瑋感興趣的只是那些民族風情的裝束、服飾和人形,只是以此作為起點來營造繪畫的一種情調(diào):寧靜、平和、安詳、優(yōu)雅,不無輕輕地愉悅和淡淡的幽思。這是典型的城市女性的心境,當然是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女性。王瑋善于在裝飾符號中呈現(xiàn)情緒,但又在情緒表達中保持平衡。正是這種表達與控制的尺度感,使她的作品優(yōu)美而不失雋永,雅致而不失敏銳。在以克己為前提的中國文化里,“雅”處于“風”與“頌”之間,本來有些尷尬。“風”的真實與“頌”的虛偽,是很多人明白而又無法直面的。說王瑋的畫,乃《詩經(jīng)》中的雅詩傳統(tǒng),并不就是一種批判。讓一部分藝術(shù)家保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雅興,可以作為今日藝術(shù)的參照系。其實,對“頌”的揭示也好、對“風”的執(zhí)著也好,都是精神生長的文化需求,并不能直接改變社會現(xiàn)實。
王瑋的優(yōu)雅在于她對色彩的敏感,特別是近期作品讓人印象深刻。她喜歡以藍色和綠色作為基調(diào),再輔以黃色或紅色。但這種冷暖色關(guān)系在王瑋作品中,不是反差而是融合,不是對比而是調(diào)諧。畫鄉(xiāng)下村姑時,她常常采用活潑的動作或表情,大面積的青綠色彩,其間有過渡的鵝黃和點綴的橙色,描繪出自然與鄉(xiāng)村的生動性。畫城市女兒時,畫家常常以懶慵、倦怠的姿勢,去描畫冥想、睡夢的狀態(tài),更多的使用淺紅色或淡褐色,充滿城市生活的趣味和品味。其中兩幅描繪女人睡像的作品,畫家采用了抽象的分割形式,構(gòu)圖單純,色彩清雅,形象與線條均處理得舒展而別致。從中可以見出畫家兼習油畫和國畫的功底,也可以見出畫家對女性美這一永恒魅力的理想主義。
王瑋可以說是今天的仕女畫家,只畫女兒不畫男子,令人不覺想起《紅樓夢》第二回賈寶玉說過的話:“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表現(xiàn)女性的清爽,正是王瑋繪畫的追求。在一個男人更多功利、女人更多夢想的時代,我愿意吸進清新爽朗的空氣。當然,也為夢中的女兒終要醒來,終要面對不堪重負的生活和濁臭逼人的男子而悲哀。
是為序
王林
2002年8月16日
四川美術(shù)學院桃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