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上海熏依社畫廊將推出王水泊個展-“東西之間-水泊的畫與影”。
在中央美院的導師賀友直先生,在加拿大的導師弗雷德里柯·巴克(FrédéricBack),王水泊無疑是被選擇的幸運者。但那不僅僅是單純的幸運,更是靠他優(yōu)異的人格和刻苦贏來的緣份。水泊在加拿大擔任巴克的助手,三年的時間里繪制了兩萬張素描,為了20分鐘的片子,從此他帶上了眼鏡。這無疑也是水泊與電影結緣的開端。大師的封筆之作《大水河》獲得了1994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提名。
《天安門上太陽升》是一部自傳體動畫紀錄片,也是水泊老師的電影處女作,以第一人稱講述了從紅色的夢到美國夢的人生歷程。該片獲得了1999年奧斯卡獎最佳短紀錄片提名,提名委員會高度評價此片在紀錄片藝術語言上的革命性實驗,具有前所未有的先鋒性。此次展映的是該片的童年部分。
從東方走進西方,從電影到繪畫,水泊的整個藝術思考都是圍繞著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細品其繪畫作品,糅合了來自東方的絲絹和西洋畫的油彩,又結合了東方神秘主義和西方超現(xiàn)實主義,營造了一個中間地帶,將觀者引入一個超越“東”“西”意識形態(tài)的世界。
此次展覽“東西之間”,我們有幸把水泊的繪畫作品和電影一同展現(xiàn),讓觀者有機會了解水泊的世界。
序
/Shun
如果有人問起與水泊老師的結識是在何時、出于何種契機,其實早已不記得,只記得初識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和無條件的信任感。
有人從歐洲回來,時差倒不過來,中午吃飯時,當身邊都在談投資、金融、支付寶、小黃車,才突然意識到回國了。我在國外的時間雖不如水泊老師長,而且東京和巴黎的經歷也并非與他重疊,但很多感受是相通的、互相理解的。很多久居國外的學者回國后的違和感和孤獨感,在他身上也有些許,但他談吐間散發(fā)的更多是自信和傲骨,在我看來是有理由且可以接受的。
在中央美院的導師賀友直先生,在加拿大的導師弗雷德里柯·巴克(FrédéricBack),他無疑是被選擇的幸運者。但那不僅僅是單純的幸運,更是靠他優(yōu)異的人格和刻苦贏來的緣份。水泊在加拿大擔任巴克的助手,三年的時間里繪制了兩萬張素描,為了20分鐘的片子,他說從此他帶上了眼鏡。這無疑也是水泊與電影結緣的開端。大師的封筆之作《大水河》獲得了1994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提名。
《天安門上太陽升》是一部自傳體動畫紀錄片,也是水泊老師的電影處女作,以第一人稱講述了從紅色的夢到美國夢的人生歷程。該片獲得了1999年奧斯卡獎最佳短紀錄片提名,提名委員會高度評價此片在紀錄片藝術語言上的革命性實驗,具有前所未有的先鋒性。此次展映的是該片的童年部分。
水泊在電影事業(yè)上一鳴驚人,無疑是國際電影界公認的才子,而他的電影里處處流淌著藝術氣息,那是他扎實的繪畫功底帶給他的一種追求和嚴格。
從東方走進西方,從電影到繪畫,水泊的整個藝術思考都是圍繞著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細品其繪畫作品,糅合了來自東方的絲絹和西洋畫的油彩,又結合了東方神秘主義和西方超現(xiàn)實主義,營造了一個中間地帶,將觀者引入一個超越“東”“西”意識形態(tài)的世界。
此次展覽“東西之間”,我們有幸把水泊的繪畫作品和電影一同展現(xiàn),讓觀者有機會了解水泊的世界。
經歷了今夏的格外炎熱,我們期待在秋高氣爽的9月,細細品味水泊的繪畫及電影,共同迎接熏依社畫廊搬遷至法租界老房子之后的第一個企劃展。
在此,特別鳴謝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的大力支持。
關于王水泊
奧斯卡獎提名導演、美國古根翰姆學者獎獲得者、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合作導演、中央美院電影與影像藝術系創(chuàng)建系主任外籍專家教授。
1981-1985年間,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連環(huán)畫專業(yè),本科四年師從于賀友直先生,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89年,王水泊赴加拿大蒙特利爾CONCORDIA大學美術學院藝術教育系攻讀研究生。
1990-1993年間,王水泊應邀任著名動畫藝術大師弗雷德里柯·巴克(FrédéricBack)助手,并與巴克大師合作完成了其人生最后一部動畫藝術片《大水河》,該片榮膺奧斯卡獎提名獎及多項國際重要電影節(jié)獎項。1998年,王水泊完成第一部獨立制作的自傳體兩維動畫紀錄片《天安門上太陽升》,該片獲奧斯卡獎最佳短紀錄片提名獎等國際重要獎項。2006年,王水泊應邀回母校中央美術學院任外籍專家客座教授,創(chuàng)建電影與影像藝術系擔任系主任和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