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中國畫學從思想方法上從來不是對客觀世界的再現(xiàn)與描摹,而是以心觀物,以意取象。心物合一,才是中國畫學表現(xiàn)的象。
而寫意花鳥畫在當今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勢不可擋的的式微,這是因為當代的中國畫家被西學教育所影響,已逐漸喪失了以心接物的觀照方法和能力,代之的是以寫實的再現(xiàn)性來敘述事物,對于這種空間形象——造型的吸納,固然增強了中國畫學的視覺性特征,但也在相當程度上消解了以意取象的物我統(tǒng)一性。
我們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向各位展現(xiàn)一位老藝術家——尹默先生,對于悠久的中國畫學傳統(tǒng)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繼承和融會。
尹默出生于20世紀40年代,接受的是現(xiàn)代美術教育,相對于他的同齡人,他很少受到西方畫學的影響和誘惑,保留了極為純粹的中國花鳥畫以心取象的觀照方法,并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生活的積累、筆墨的修煉和學養(yǎng)的提升上。在如何進入傳統(tǒng)方面,他用功最深,幾近半生心血。究其他所師承或接觸的現(xiàn)當代中國畫大家名師,其實都是京津畫學的體系,尤其是以金城、陳師曾、陳半丁、齊白石為代表的京派畫學體系。相對于海派的雅俗共賞、嶺南的折中中外,京派的“精研古法”更彰顯出尊古崇古的畫學正統(tǒng)性,這就是我們在尹默的花鳥畫里很少看到融合西學的嘗試、很少讀到激進的跳躍性創(chuàng)新的緣由。古法對于他而言,比融合西學、比激進的變革更為重要;而古法,則是“六法精義”,是筆墨的變與不變。
蒼勁,無疑是尹默追求的筆墨個性。不論花鳥還是山水,他都盡力向濃深的墨象上去發(fā)揮,去寫畫,往往是層層疊疊,密密扎扎,頗有些“黑墨團團天地寬”的意味。而在這黑墨團團的骨法墨象間,也常會出現(xiàn)濃艷的花朵,含霜披露,嬌艷里裹著幾許的風華塵煙。這是尹默最愛表現(xiàn)的秋霜里的華彩。其實,尹墨酷愛藝術的一生,走得并不平坦,蒼勁中的風華更像是他藝術生涯的自我寫照。據(jù)說,他畫面上最濃最蒼最辣的那幾筆,都是最后頗費思量才點晴寫上去的。那幾筆的簡約,足可容量他一生的路途與思考。寫意的難度,無疑不是技巧技藝,而是精神的燭照、人格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