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慶:元無有
開幕時間:2024-11-02 16:00
開展時間:2024-11-02
結(jié)束時間:2024-12-15
展覽地點:墨方Mocube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qū)706北2街
參展藝術家:楊雙慶
主辦單位:墨方Mocube
墨方榮幸地宣布,我們將于2024年11月2日舉辦藝術家楊雙慶的最新個展“元無有”。這也是楊雙慶繼2019年“溫泉大道”,2023年“食夢”之后在墨方的第三次個展。展覽將持續(xù)到2024年12月15日。
某種相對恒定的狀態(tài),應該不是能時時刻刻容易做到,我始終覺得人長久的處于“鐘擺”的困境中,狹隘而偏執(zhí),所以鐘擺飛躍到某一邊的頂端時,所滯留的時間,也會顯得迷人。
一些認知和判斷,也許守護了很久,也懷疑了很久,見不到證據(jù),經(jīng)不到機緣,可能一直無法破案,只好懸置。其實我原本并無這樣的動機,是生命進程中那些草蛇灰線,讓我動了窺探的念頭。
我覺得畫畫和很多事情一樣,是一種包含各方面的自我控制,比如畫畫控制材料、審美判斷、框架結(jié)構(gòu)、感情等,心里的那個場景不可能那么具體,就是嘗試著控制出一個具體畫面,這其中面臨很多選擇,結(jié)合行動,慢慢的就生成了習慣或風格吧,當然,這種選擇必然是基于自身的粗淺判斷,它往往錯誤,失控。
有時候不考慮它,讓它失控,下意識的反復折磨一個畫面,最后仿佛也能成立,但仔細想想你始終還是在試圖控制它,這讓我想到熵增定律。
而往往,某個畫面我感覺已經(jīng)處于某種平衡了,再進入也不是不可以,可是結(jié)果不一定會比目前更好,我不太能判斷,因為那個莫可名狀(往往玄怪似《元無有》①中描述)的“點”夠了,加上你身處的局面,就讓它結(jié)束了。
視覺經(jīng)驗是一種可以挑戰(zhàn)的經(jīng)驗,至少在某個局部,某一點意識中。但它還是在那個自以為是的總的控制范圍之中。
若有機緣,其他方面的經(jīng)驗也可能受到挑戰(zhàn),比如看到月動,便聯(lián)想起來:地球可能有個光環(huán)…
——楊雙慶
注①:在《玄怪錄》中,元無有在仲春末獨行維揚郊野,遇到風雨后進入路旁的空莊。夜晚,他聽到西廊有人行聲,隨后四人出現(xiàn)在堂中高談闊論,吟詩作對。元無有聽得很仔細,但并未覺得這四人有什么異常。第二天早晨,元無有尋找這四人時,發(fā)現(xiàn)他們原來是故杵、燭臺、水桶、破鐺所化。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唐代寶應年間,正值兵荒馬亂,人們紛紛逃竄,元無有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遇到了這些精怪。
《元無有》這篇故事不僅具有奇異的情節(jié),還通過虛構(gòu)的故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xiàn)實。故事中的精怪分別是日常用品所化,暗示了物品因被冷落而產(chǎn)生的怨念。這種設定不僅增加了故事的奇幻色彩,還通過諷刺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關注和批判。
關于藝術家
楊雙慶,1982年生于西安,2006年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 系,現(xiàn)生活于西安。他曾舉辦的個展有:北京墨方“元無有”(2024);北京墨方“食夢”(2023);西安南山社“堪忘忍”(2022);北京墨方“溫泉大道 ”(2019);北京妙有藝術“亭下之凳”(2018);北京望遠鏡藝術家工作室“詩的破格”(2017);OCAT西安“五味十字”(2015);臺北谷公館“長安一片月”(2013)。他主要的群展包括:西安當代美術館“開關”(2014);深圳何香凝美術館“ 一個人的劇場”(2011);北京陳綾蕙當代藝術中心“七零八落”(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