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汪天鑫:來自太陽的風

開幕時間:2024-11-06 15:00-16:30

開展時間:2024-11-06

結束時間:2025-02-16

展覽地點:chi K11美術館

展覽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300號B3?chi K11美術館

策展人:祝羽捷

參展藝術家:汪天鑫

主辦單位:chi K11美術館

展覽介紹


上海chi K11美術館榮幸宣布汪天鑫個展 《來自太陽的風》 即將于2024年11月6日開展,展覽將持續(xù)至2025年2月16日。此次展覽緣起于2024年初藝術家汪天鑫在冬季青藏高原上的自駕旅程,藝術家通過一輛自動駕駛的純電動力汽車穿越冰雪覆蓋的山脈,在這片充滿光伏電站的荒涼高地和神秘的野生動物棲息地之間,藝術家見證了原居民群落、自然景觀、與現(xiàn)代技術的復雜交織。這種現(xiàn)象所體現(xiàn)的普羅米修斯式的文明困境與藝術家長期關注技術如何重塑人類存在狀態(tài)的思考不謀而合。

展覽作為一場 跨學科研究與藝術實踐 ,深入探討了技術與人類“在世”狀態(tài)之間的復雜關聯(lián)。藝術家不僅反思技術作為工具如何影響現(xiàn)實世界的運作,更進一步批判性地考察技術對人類存在方式(existential mode)的根本性改造——技術被視為重新構造人與自然、人與身體、人與信仰的關系的基本力量。展覽中的AIGC影像、數(shù)字運動裝置乃至平面繪畫中均運用自動生成與自我演化的技術手段,展現(xiàn)出一個逐漸脫離人類控制的技術系統(tǒng)。在這一過程中,技術不再僅僅是工具性的手段,而是通過自身的運作邏輯實現(xiàn)了一種獨立的“存在”。“生成式”的藝術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藝術創(chuàng)作框架,使作品不僅在物質(zhì)層面上呈現(xiàn)變化,更在意義生成上具有不確定性與開放性。生成式空間的多層次互動,使展覽成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動態(tài)系統(tǒng),在技術與人類的張力之中顯現(xiàn)出一種新的存在方式。

這種生成的過程反映了海德格爾“集置”(Gestell)概念的深刻意涵。海德格爾認為,現(xiàn)代技術通過對世界的框架化操作,將世界整體轉化為資源,導致自然與人類的“祛魅”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技術不僅將世界對象化為可控制、可操縱的物理實體,同時也深刻重塑了人類的存在方式,將人的“在世”體驗降格為對技術系統(tǒng)的被動適應與功能性參與。藝術家通過此次展覽,質(zhì)疑技術驅動的存在框架,強調(diào)技術在異化自然和人類生存狀態(tài)中的核心作用。汪天鑫的作品還通過實時的環(huán)境感知和自動反饋機制互相影響,形成了一個復雜的自我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這種生成式的藝術形式,實際上是對技術邏輯如何滲透并重塑人類、自然與信仰的隱喻。在這一邏輯下,技術成為了主導存在的力量,傳統(tǒng)的自然循環(huán)與人類信仰體系則逐漸被解構,并被納入技術體系之中。

展覽借用阿瑟·克拉克的短篇科幻小說《來自太陽的風》作為展覽的名稱,該小說暗示了對光能源利用和未來探索的美好愿景。本次展覽中“光”的象征性使用彰顯了這一批判性立場,藝術家有意節(jié)制光源的使用,既強調(diào)技術帶來的“光明”,又揭示出其背后對人類根本性連結的侵蝕。正如藝術家所言:“黑暗讓光明更加珍貴,黑暗的陰影之下,隱藏著人與自然、信仰的疏離與割裂”。

文:祝羽捷

關于藝術家

汪天鑫, 1986年生,現(xiàn)工作和生活于上海。藝術表現(xiàn)橫跨裝置、繪畫、影像及劇場展演。他擅長運用圖像重構、智能算法編輯系統(tǒng)、自動化劇場機器等媒介進行創(chuàng)作,探索并思辨媒體技術、電子劇場、社會雕塑之間的邊界想象。其作品思考的始終是技術如何塑造并影響著人類的在世方式及存在狀態(tài),以及現(xiàn)代性逝去的陰影下令人憂慮的未來。其作品亦曾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西海美術館、上海chi K11美術館、震旦博物館、藝倉美術館、時代美術館、韓國培材大學、日本高知大學、韓國文化院等展出。

關于策展人
祝羽捷 , 寫作者、策展人、文化學者,畢業(yè)于英國中央圣馬丁藝術策展與批評專業(yè),復旦大學藝術哲學博士候選人。曾策劃“一間自己的房間II”、“隱喻與凝視”、“未來出走”、“柔者成承”、“雅努斯的界面”“向海回歸”等當代藝術展 ,為2021年阿爾勒影展提名藝術家獎展;著有《萬物皆有歡喜處》《世界從不寂靜》《人到了美術館會 好看起來》《羽來信》等;譯作有《嘩眾取寵》《文藝復興人》《簡潔如相片》等;主持并出品《ZHU 在英倫》文化短視頻節(jié)目,2018年曾被英國旅游局授予“中國區(qū)社交媒體影響力友好大使”;主持當代藝術播客訪談節(jié)目“藝術折疊”。2023年起,擔任ELLE China文化-藝術顧問。

關于嘉賓

姜宇輝 , 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碩士,復旦大學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政治學前沿與跨學科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曙光學者。中國法國哲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華東師范大學奇點政治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缎抡苋恕冯s志中文版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法國哲學,電影哲學和媒介理論。譯作有《千高原》《普魯斯特與符號》。專著有《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畫與真》等。在《文藝研究》《哲學動態(tài)》等權威及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在三聯(lián)中讀開設一些哲學普及欄目。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