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venti:屏
開展時間:2023-11-03
結(jié)束時間:2024-01-21
展覽地點:上海PRADA榮宅
展覽地址:上海市靜安區(qū)陜西北路186號
主辦單位:Prada榮宅
PRADA將于2023年11月3日至2024年1月21日在上海PRADA榮宅舉辦"PARAVENTI:屏"展覽
Prada將在Prada基金會的支持下于Prada榮宅舉辦"Paraventi:屏"展覽。展覽將于2023年11月3日開幕,2024年1月21日結(jié)束。榮宅是上海1918年建造的歷史名邸,由Prada修繕并于2017年重新對外開放。本次的群展由Nicholas Cullinan策劃,與米蘭Prada基金會于2023年10月26日至2024年2月22日舉辦的綜合性展覽"Paraventi 屏:17至21世紀的屏風"同時展出。
米蘭展覽通過追溯東西方之間的交流軌跡,不同藝術形式和功能之間的雜交過程,設計師與藝術家之間的合作關系,以及新作品的涌現(xiàn),來研究這些物件的歷史和語義。無論是字面意義還是隱喻意義,屏風都體現(xiàn)了閾限性和處于兩種狀態(tài)的臨界點上的概念。它跨越了不同學科、文化和世界之間的障礙。
該項目還將在上海的Prada榮宅和Prada東京青山店舉辦兩場展覽,于2023年11月3日同時開幕。兩個展覽主要展出了受該項目委托創(chuàng)作的作品,關注屏風如何受到現(xiàn)在無處不在的層疊、屏中屏等數(shù)字體驗的影響。
在19世紀機械圖像處理技術出現(xiàn)之前,屏風內(nèi)部是不可見的,它主要是一種保護性的元素。這種展示與隱藏之間的辯證關系在今天尤為顯著地體現(xiàn)在我們各類電子設備的屏幕,它們既不透明又透明的窗口上。屏幕圖像使我們得以虛擬地深入訪問檔案和數(shù)據(jù)庫,并掩蓋了硬件的運轉(zhuǎn),延續(xù)了表面和深處之間的模糊關系。
上海展覽將呈現(xiàn)17世紀和18世紀的兩件中國屏風,一件是擺在書桌上的小型立式屏風,一件是12折的皇家屏風,并在隨后的一系列空間中展出展覽委托Tony Cokes、John Stezaker、李爽、曾吳和曹斐等多國藝術家全新創(chuàng)作的五件作品。
Tony Cokes的《無題(Sol Lewitt 1967/1968/1989)》[Untitled (Sol Lewitt 1967 / 1968 / 1989)] 靈感源自美國極簡主義藝術家Sol Lewitt的作品《屏風》(Folding Screen)。Cokes在復雜的雕塑般結(jié)構(gòu)中插入了一些一面是彩色、另一面是黑白的同心圓。為他裝置的文字和視覺元素增添了情感層次、語體風格或更多的可能性。裝置呈現(xiàn)的文字和視覺元素包括LED影像墻和愛爾蘭-英國搖滾樂隊My Bloody Valentine的音樂。
John Stezaker的《屏幕-屏幕》(Screen-screen)引人聯(lián)想起電影里的景象,將一個理想化的好萊塢家庭場景引入到保留了私人住宅元素的真實空間中。在這個新作品中,Stezaker在屏風的有形維度和大熒幕上的想象空間之間來回轉(zhuǎn)換。
李爽的《這面鏡子容不下兩個人》(This Mirror Isn't Big Enough For The Two Of Us)通過在屏幕上投射動態(tài)影子來探索私密的概念。她將這些轉(zhuǎn)瞬即逝的有形事物的痕跡與日常物品(如長椅)聯(lián)系起來,揭示了對安全和熟悉環(huán)境的深刻渴望。這個作品旨在重申有形價值比屏幕的虛擬性更為重要:藝術家認為這一關系在當代時代已經(jīng)被顛倒。
曾吳的作品《卡門速寫(迷戀)》[Carmen sketch (encantada)]探討了屏風的表演性質(zhì)以及將屏風視為象征性界限或情感邊界的概念。倫敦制作人、DJ和創(chuàng)作歌手Ms. Carrie Stacks進行表演的視頻被投射在類似帷幕的裝置上。視頻中,表演者穿著華麗的金色禮服,一邊彈奏鋼琴,一邊演唱她2017年發(fā)表的迷你專輯《五首憂傷的歌》中的兩首歌曲《我得振作起來》和《把握時機》。
曹斐的《屏幕自傳(上海)》[Screen Autobiography (Shanghai)]是由不同尺寸的綠幕背景組成的裝置作品。一系列使用綠幕拍攝的短視頻在LED監(jiān)視器上循環(huán)播放,展區(qū)形成了一個臨時的實時攝影棚。在這里,真實與虛擬、夸張與扭曲、熟悉與陌生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使參觀者難以信任圖像的現(xiàn)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