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蒂·納羅德:輕快的小夜曲
開展時間:2023-08-26
結束時間:2023-09-30
展覽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北京總部空間
展覽地址:北京市順義區(qū)金航東路3號院B5號樓
策展人:米開拉·塞納
參展藝術家:奇蒂·納羅德(Kitti Narod)
主辦單位: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榮幸地宣布,8月26日在北京總部空間,推出泰國藝術家奇蒂·納羅德(Kitti Narod)個展“輕快的小夜曲”。展覽由米開拉·塞納(Michela Sena)策劃,展出藝術家2023年的最新作品近20件。
藝術是一種強有力的媒介,它能夠表達個人情感、探查世俗規(guī)律、頌揚人類身份觀念的方方面面。來自泰國的藝術家奇蒂·納羅德運用流暢的筆觸輕快活潑地表現(xiàn)出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他的最新個展“輕快的小夜曲”擁抱簡約之美,贊揚簡明扼要的表現(xiàn)方式所激發(fā)出的廣大影響力,邀請我們踏上一段愉悅的內省之旅。
純真的簡易性、鮮活的色彩與新穎的視角賦予納羅德的藝術作品獨特的魅力——平易近人,卻又發(fā)人深省。他的創(chuàng)作展現(xiàn)出夢幻般的質感,促使觀者走進一個夢境與現(xiàn)實相交融的世界。納羅德采用簡潔的創(chuàng)作語言從傳統(tǒng)藝術理念中脫穎而出,以簡易的手法展現(xiàn)出深邃的表現(xiàn)力。
本展覽通過巧妙的創(chuàng)作手法營造出無聲的韻味,細致的筆觸記錄了日常的精髓,傳達了生活的精簡之美。從尋常歲月的景致到坦率樸實的歡娛,納羅德用繪畫映現(xiàn)出平凡中的非凡質感。
這次展出的系列將復雜元素升華為優(yōu)雅的合成形象,每件作品皆是這首輕快小夜曲中的旋律音符。這些和諧的心靈之音與生活中常被忽視的日常情感產生共鳴,引導觀者充分感受作品中色彩、形式與空間的互動——這是一首值得駐足品味的視覺交響曲。
納羅德的意象引領我們開啟一段內省之旅,他的藝術形式帶給我們來自內心深處的恬靜,將嘈雜的現(xiàn)代生活轉化為簡易舒緩的韻律,令觀者沉浸在有形與無形間的微妙舞步中,感受化繁為簡的真諦。
納羅德的藝術創(chuàng)作致力于贊美生命的活力,他的作品常將個體置于各種不同的隨機敘事環(huán)境中,每個人物都有特定的身份履歷。納羅德通過描繪生活百態(tài),邀請觀者與作品所傳達的敘事共情:藝術家作為敘事者,呵護了一個個充滿愛、意志力和自我發(fā)現(xiàn)的瞬間,并通過對程式化形象的再創(chuàng)作造就了珍貴的生命歸屬感。
納羅德的作品是對生命的全新闡釋,突破對身份概念的傳統(tǒng)認知,探索了自我表達的流動性。他的圖像鼓勵觀者反思人類身份的復雜性,憧憬著一個更加包容開放的世界。
通過多彩的筆觸和引人入勝的敘事,奇蒂·納羅德帶領觀者重新構想藝術的可能性,擁抱人類的多樣性之美,為一個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未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關于藝術家
奇蒂·納羅德(Kitti Narod),1976年出生于泰國,畢業(yè)于泰國皇家理工大學 Pohchang 藝術學院,現(xiàn)生活工作于巴吞他尼府。他曾先后在倫敦新生藝術節(jié)、蒙特利爾、新加坡、曼谷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曼谷鉑爾曼酒店、臺北O(jiān)'logy藝術中心舉辦個展,并在曼谷、墨爾本、都柏林、愛丁堡參與群展。他的作品曾在英國愛丁堡藝術節(jié)(2007)、英國曼徹斯特藝術節(jié)(2005)、曼谷文化藝術中心(2019)展出并廣受歡迎,被諸多公共機構和個人收藏。
與很多東南亞藝術家相似,奇蒂的作品浸透著來自熱帶海島的清新自然。他將畫面背景簡化至完全平面的單純色塊,奠定整幅畫面的情緒基調。再把人、植物、動物和日常物品一一放入其中,當然這些物體的形式和色調也采取了最為坦率直接的方法——純色和平涂。在翠綠的枝葉、大紅的椅子、鮮艷的衣著等濃烈的色彩中,我們能夠看出他對馬蒂斯和南美藝術的喜愛。對于外形的塑造,奇蒂也尋求著最簡化形式的和諧。這些都讓他切入關注的場景時顯得輕松、愉快。
他最近的個展包括:“夏日微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2022;“芬芳之城”,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曼谷,2021;“人生角色”,We Gallery,深圳,2020;“樂園”,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曼谷,2020;“奇蒂·納羅德”,O'logy藝術中心,臺北,2019。近期參加的群展包括:“墜落”,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2022;“空間之間 II”,暹羅天地,曼谷,2021;“寂靜之聲”,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曼谷,2020;“光合作用 II”,曼谷藝術文化中心,曼谷,2020。
關于策展人
米開拉?塞納(Michela Sena)是羅馬及曼谷的策展人和藝術評論人。她的研究方向涉及全球語境下當代前沿實驗性藝術以及不同地域藝術家之間的對話。曾任北京普里莫馬雷拉展覽和曼谷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展覽總監(jiān)。近年她策劃了大量的展覽,提出了藝術研究的有效參照,并專注于對中國和東南亞當代藝術的探索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