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紐爾·馬蒂厄:浴火重生
開展時間:2023-07-22
結束時間:2023-09-15
展覽地點:上海 chi K11 美術館
展覽地址:上海市黃浦區(qū)淮海中路300K11購物藝術中心B3層chiK11美術館
策展人:馮博一
參展藝術家:曼紐爾·馬蒂厄(Manuel Mathieu)
主辦單位:HdM畫廊、上海 chi K11 美術館
上海 chi K11 美術館非常榮幸地與HdM畫廊攜手推出藝術家曼紐爾·馬蒂厄的個展《浴火重生》,此次展覽由策展人馮博一策劃。展覽將于2023年7月22日開幕,持續(xù)至9月15日。
“曼紐爾·馬蒂厄的藝術已經(jīng)難以按地域的原生態(tài)文化給予分類、解讀,某種程度上他的藝術是體現(xiàn)了全球化語境中產(chǎn)生的文化藝術多樣化特征,既有母文化的元素,也有異文化的影響。在曼紐爾·馬蒂厄藝術的視點上,公眾也似乎早已與過去情感主義時代習慣的深情“注視”告別,轉而不停地“閃視”一塊塊視覺碎片。神秘的結構顯示了一種極致化的張力和詩意格調(diào),使得觀者在審美接受過程中體驗到多維豐沛的藝術魅力。”
——馮博一
關于展覽
上海chi K11美術館非常榮幸地與HdM畫廊攜手推出由馮博一策劃的藝術家曼紐爾·馬蒂厄(Manuel Mathieu)的個展《浴火重生》,這次展覽是藝術家繼2022年于Longlati基金會個展后在上海舉辦的第二次機構個展。展覽取名“浴火重生”按中文字面意思就是經(jīng)歷烈火煎熬和痛苦考驗,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達到升華。策展人馮博一試圖以曼紐爾·馬蒂厄的移民、遷徙、游牧于異地異鄉(xiāng)的生存,以他的雙重乃至多重身份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通過藝術的“煉金術”和多媒介的視覺語言,呈現(xiàn)他藝術的來源、“在地”的當下,以及未來情景的個人感受與關照。這既有在全球化下“自視”的態(tài)度,也有異文化下的彼此對視與互望的意味,還有“鄉(xiāng)關何處”的焦慮與糾結之處。展覽將展出今年創(chuàng)作的幾十件繪畫陶瓷和裝置等作品。
“創(chuàng)作是我進入多重維度的方式。”馬蒂厄曾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這樣寫道。雖然曼紐爾·馬蒂厄的個人生活、國家歷史、求學經(jīng)歷囊括了多個國家的文化地域背景雜糅,但他作品的觀念并沒有直接指向他的身份及政治符號,也不傾向于成為某一流行概念的視覺嫁接,而是時刻保持一種對內(nèi)的自觀,留下一些“自我”曾經(jīng)存在的痕跡。在《浴火重生》中,曼紐爾·馬蒂厄?qū)枚嘀氐?、觀念的、抽象的表達來繼續(xù)完善自己的語言探索,借助多樣性去拓展其藝術表達的邊界。
馬蒂厄的作品探索了歷史上的暴力、破壞以及身體、自然和精神遺產(chǎn)文化的主題。 他在海地的成長和19歲移民蒙特利爾的這兩段經(jīng)歷為他的藝術研究提供了靈感。 通過精神的或非靈性的方式,馬蒂厄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尋求意義,從眾多的歷史影響和傳統(tǒng)中汲取靈感。本次展覽的主題“浴火重生”與馬蒂厄?qū)?chuàng)傷、復原力和轉變的探索產(chǎn)生了共鳴。 他的抽象視覺語言以溶解和搖擺不定的無定形形式為特征,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欲望景觀。 通過對抗傳統(tǒng)教學,為馬蒂厄的現(xiàn)象學遭遇提供了一種理解和駕馭世界的另一種方法。
由于渴望與不同的觀眾接觸,馬蒂厄認為在中國舉辦展覽很有意義。馬蒂厄認為這個國家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和充滿活力的藝術場景為對話和交流提供了一個令人興奮的平臺。馬蒂厄的作品超越了地理界限,并邀請觀眾一起反思自己的復雜歷史和旅程。這次展覽將通過一系列作品展示馬蒂厄的才華。一件大型的陶瓷裝置,以及大大小小的繪畫和陶瓷雕塑,將使參觀者沉浸在他獨特的抽象視覺語言中。這些作品以鮮艷的色彩和永恒的形式運動為特征,體現(xiàn)了曼紐爾·馬蒂厄?qū)σ饬x、通透和開放性的追求。
關于藝術家
曼紐爾·馬蒂厄(Manuel Mathieu)1986 年出生于海地太子港,2010 年畢業(yè)于魁北克大學蒙特利爾分校獲視覺和媒體藝術的學士學位,2016 年從倫敦金史密斯學院畢業(yè)獲美術碩士學位。馬蒂厄 2020 年在蒙特利爾美術館和多倫多核電站當代美術館舉辦個展,曾參加巴黎大皇宮、華盛頓博物館、倫敦當代藝術學院、HdM畫廊北京空間和倫敦高古軒畫廊等重要美術館和畫廊的群展項目。作品被魯貝爾家族、紐約摩根大通集團、Longlati基金會、魁北克文明博物館、萬神殿國家博物館、蒙特利爾美術館納入收藏,同時被加拿大和海地納入國家收藏。
關于策展人
馮博一:男性,生于60年代北京。漢族;群眾面目;歷史本科;已婚;B血;鼠相;天秤座,上升處女。從80年代末至今,擅長策展、評論、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