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阿斗:烏有之眾

開展時間:2021-09-26

結束時間:2021-12-05

展覽地點:成都當代影像館F廳

展覽地址:成都市金牛區(qū)三環(huán)路金府路段府河攝影公園處

策展人:王慶松

參展藝術家:阿斗

展覽介紹


成都當代影像館很榮幸宣布將于9月26日呈現(xiàn)藝術家阿斗個展,策展人為成都當代影像館藝術總監(jiān)王慶松,展覽呈現(xiàn)藝術家2018年至2021年的藝術創(chuàng)作,且本次展出作品均為首次對外展出。不同于他早期的畫面形式,藝術家通過對每個拍攝對象做了無數(shù)幀的精準定格,用看似重復的一幀幀靜止的圖像來強調一個運動的對象。

烏有之眾——阿斗攝影作品展

文/王慶松

看阿斗以往的攝影作品,總是在剛剛被人們熟知一點后,便 “不太自信”地悄然轉型了,有時轉的還有些離譜。就如同他的性格一樣,直爽義氣與不太合群同時存在。 初識阿斗是兩年前在成都的一個酒吧里,當時他留著90年代藝術家的長發(fā)、胡子,說話間時不時透露出一股北方江湖中人的氣息。聊天問起他最近在忙什么、是否做了什么新作品時?他卻表露出來一臉的“不自信”但又無所謂的失敗感。之后我們也常在成都其他藝術展中相遇,出于對阿斗的好奇,在我多次詢問之下,才看到了這批被他稱為“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作品”的作品。看的我雖然有點不知所云,但卻非常喜歡他這一批攝影作品。 問起這一系列的創(chuàng)作意圖時,他倒是講了一大套“歪理邪說”的哲學。提起用什么相機拍攝時他則拿出了一個看似小玩具似的土的只有解放前特務才用的迷你專業(yè)相機。這一次聊天,終于顯現(xiàn)出他對傳統(tǒng)攝影技術的研究與控制,多年的經(jīng)驗使得他對攝影、膠片、暗房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對傳統(tǒng)工藝制作流程的嚴謹也體現(xiàn)出他如工匠般專注、踏實、細膩的人格。 為什么說第一眼看到作品時讓我有點不知所云,卻又不言而喻的喜歡。這批作品不同于他早期的作品畫面形式,不再用一張看似決定性瞬間的照片來呈現(xiàn),而是對每個拍攝對象做了無數(shù)幀的精準定格,用看似重復的一幀一幀靜止的圖像來強調一個運動的對象。像電影一樣用鏡頭跟隨定格鎖定對象,生怕漏掉一個動作一個關鍵幀似的瘋狂抓拍。藝術家在運動中將本是群體化的對象從群像中抽取一個個體形態(tài),連續(xù)拍攝一格一格的形態(tài)重復堆疊將個體摘離出來呈現(xiàn)在群體面前。 這個行為方式就如同他不太合群的性格一樣,既不屑融入群體,也無法否認自己作為個體本身就存在于社會大群體中,好在他總能找到一種獨特的彰顯自己個體的存在感的方式存在其中。他不斷地帶著強烈的自我意識用相機去探索時間、空間和人的關系。有時候甚至會讓人的覺得固執(zhí)偏執(zhí)的離譜,但這種自信的固執(zhí)正是阿斗的作品獨一無二的魅力。 在看這一系列攝影作品時能讓我想起小時候看萬花筒,旋轉萬花筒時里面的小小碎紙片通過三棱鏡片反射給我們帶來強烈好奇和未知的變化??窗⒍返倪@系列作品一樣猶如從一個小口、小孔偷窺里面的對象,孔只能用一只眼睛來觀看,所以都不敢眨眼,怕錯過一個瞬間。阿斗的攝影雖然總是在沉靜一段時間后悄然轉型,但作品中始終有著強烈的自我奇思和異想,總能給我們新的攝影思考,而不是隨著時代、技術、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個體日漸趨同。 最后我決定把他這一系列作品做展覽,我想聽聽他的見意,問他怎樣才能更好的展示出來時,他則一副無所謂、怎么都行、不知道沒想法,你看著辦……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一系列無態(tài)度的甩鍋式回答。我想這既是阿斗的真實的回答,其實也是此次展覽的策劃人想告訴觀眾的意思。因為不論藝術家、策劃人、還是拍攝對象、以及觀看展覽的“你”,我們都是烏有之眾的一員。在這個群體社會中,藝術家希望每個存在的個體價值和形態(tài)都值得被肯定,故以“烏有之眾”為此次展覽的主題。 關于藝術家 阿斗 阿斗,1973年出生在四川綿陽山區(qū),畢業(yè)于阿壩師范專科學校美術系,現(xiàn)居成都。 曾從事過8年廣告設計工作,其平面作品多次獲獎。2004年,成為全職獨立攝影藝術家。2005年,《公交車與中國人》獲得日本MIOPHOTO世界青年攝影師最高獎。2006-2007年間,一直在中國西南腹地大涼山創(chuàng)作。2009年,《沙馬拉達》獲得首屆三影堂攝影大獎,并在紐約PACE畫廊舉辦個展。2013年起,先后在上海M97畫廊舉辦:《阿斗》(2013)、《阿斗-草葉集》(2015)、《阿斗-何地 何物 何時》(2017)等多個個展。2018-2019年,與藝術家劉珂晃晃共同創(chuàng)作了《致尼采》系列作品。 作品被三影堂、紐約ICP攝影藝術中心、斯坦福大學、舊金山美術館、紐約PACE畫廊、麓湖A4美術館、日本ZEN畫廊等眾多知名公共美術館、畫廊與私人藏家收藏。 關于策展人 王慶松 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1993年至今生活工作在北京,于1996年開始影像創(chuàng)作。在國內外諸多美術館和畫廊舉辦過40多個個展,參加過光州雙年展、臺北雙年展、悉尼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伊斯坦布爾雙年展、基輔雙年展等多個國際雙年展。2019年在武漢合美術館及韓國首爾攝影美術館舉辦個展。2020年在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舉辦個展。2021年在溫哥華沙甸鹹水埠空間舉辦個展。 2006年獲得Outreach Award in Rencontres de le Photographie,法國阿爾勒杰出攝影獎。曾組織策劃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及成都“金熊貓攝影藝術獎”等展覽,現(xiàn)擔任成都當代影像館藝術總監(jiān)。 作品被美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紐約現(xiàn)代美術館、蓋蒂美術館、舊金山現(xiàn)代美術館、澳大利亞昆士蘭美術館、日本森美術館、水戶當代美術館、巴西國家美術館、法國巴黎歐洲攝影中心、奧地利MUMOK美術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特美術館、韓國大邱美術館、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湖北美術館等60多家公立美術館收藏。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