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白:通過展示空間的變化呈現二十一世紀未來型媒介空間

開幕時間:2020-07-31

開展時間:2020-07-31

結束時間:2020-11-01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qū)797路B07

策展人:李章旭

參展藝術家:傅鐳,房奇,洪浩,馬樹清,宋冬,吳小軍,顏磊

主辦單位:白盒子藝術館

展覽介紹


  未來的展示空間會有什么樣的變化?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認為:藝術即經驗,經驗即藝術。
  現代主義的產物,White Cube(白盒子)的到來
  為了解決傳統展示方式帶來的問題,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嘗試了考慮視線高度的擺置法。這種新擺置法的登場展示作品的背景墻上也有了變化,由于每個墻面擺的作品數的減少,露出了之前被遮擋的背景墻,因此開始進行對“背景墻的顏色與構造給展示的影響”的相關研究。
  二十世紀開始對展示空間背景墻的探討,被追求現代化、現代思想的“現代主義(Modernism)”理念支配。脫離傳統藝術作品凸顯自律性與創(chuàng)意性帶來的創(chuàng)新藝術(即,脫離習俗、慣例),現代主義追求的純粹性、絕對性、宗教與法律等概念相結合,把“白色”認知為突出作品的最適合的色彩。
  “視覺、感覺、體驗”是將藝術發(fā)展及創(chuàng)新展示空間的基礎。關注探討未來的展示空間也是我們的重大任務。那接下來我們即可尋找看我們周圍有沒有值得去體驗的有趣的展覽?
  在日常與經驗成為藝術的時代里,與代表了現在的藝術家們,一同通過本次展覽,思考如何將以“提前了解藝術家對‘白’的意義”的展覽空間進行改進,以此創(chuàng)建生活性、未來型媒介空間,成為一個可以通過建造并不是非凡之人,而是營造人人都可以一起融入的和諧環(huán)境的機會,再次思考它的意義。
  展示空間的擴張與未來
  追求創(chuàng)造性與純粹性的現代主義逐漸把藝術神化,而當代藝術消退為保守化。白立方也受到把美術館這一空間神圣化的置評,被認為是順應社會體系的一個僵硬世俗的場所。
  結果,反叛現代主義的保守性與黑白理論的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時代的到來,推動了脫離白立方僵硬性的理念。在白立方里藝術作品溝通上感到限制的藝術家們開始尋找打破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間隙及界限的多種方法。
  本次在白盒子藝術館的展覽,并不是以往策展人所敘述的基礎的一般的展覽方式,而是以藝術家與參觀者間互相溝通的方式,就在這里,“白:通過展示空間的變化呈現二十一世紀未來型媒介空間。”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