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浮云的根

開幕時間:2019-11-15 16:00

開展時間:2019-11-15

結束時間:2020-03-08

展覽地址:OCAT南京棲霞展區(qū)沒,南京市棲霞區(qū)歡樂大道與疏港大道交匯處

策展人:朱朱

參展藝術家:蔡磊,高磊,胡慶雁,華茂一樓,雎安奇,李競雄,林科,倪有魚,宋紅權,史金淞,向京,楊福東,朱贏椿,凱瑟琳·歐皮爾,漢斯·歐普·德·貝克,勞瑞斯·切克尼

主辦單位:OCAT(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

展覽介紹


  第一部分:公共藝術國際展
  地點:OCAT南京棲霞展區(qū)
  南京市棲霞區(qū)歡樂大道與疏港大道交匯處
  時間:
  2019年11月15日—2020年3月8日
  開幕式:
  2019年11月15日(周五)下午四時
  藝術家:
  蔡磊、高磊、胡慶雁、華茂一樓、雎安奇、李競雄、林科、倪有魚、宋紅權、史金淞、向京、楊福東、朱贏椿、凱瑟琳·歐皮爾、漢斯·歐普·德·貝克、勞瑞斯·切克尼
  空間設計師:陳衛(wèi)新
  第二部分:“此岸”系列公共項目
  協(xié)辦:TPM紫麓戲劇空間
  在展覽之前,藝術家受邀來到項目地考察環(huán)境和進行創(chuàng)作,并在展覽期間,在南京當?shù)氐拇髮W、書店、美術館等空間舉辦講座,講座主題包括個體藝術實踐的整體回顧和本次展覽的創(chuàng)作思考。其中,TPM紫麓戲劇空間將作為楊福東、雎安奇影像作品的主要展映和講座場所。
  “OCAT南京公共藝術計劃”是為OCAT南京棲霞展區(qū)設計的一項長期公共藝術計劃,它的基本理念是結合南京的人文生態(tài)和南京華僑城棲霞項目的空間布局,與這片文化休閑旅游度假區(qū)同步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最高水準的公共藝術景觀。這項公共藝術計劃致力于將純粹、前沿的當代藝術帶給南京,參與構建新的城市文化地標。
  南京素享“六朝古都”之譽,為我們的藝術計劃提供了優(yōu)渥的古典資源和議題,需要警醒的則是狹隘、空洞的地域化懷舊,為此我們將引入文學、哲學、歷史學、建筑學、地方志等多重維度,從文化整體語境展開探討,促成“感官與思想的聯(lián)盟”,在跨學科合作的同時,反撥以任何知識系統(tǒng)替代個人體驗的流弊,而藝術家與傳統(tǒng)文人、當代知識分子的角色聯(lián)系與差異性,也可以從中得以細辯。
  每屆“OCAT南京公共藝術計劃”的主題和形式將各有側重,在棲霞區(qū)華僑城項目所在地,邀請享有國際聲譽的國內外藝術家人選,逐年進行公共藝術創(chuàng)作,作品融入項目地的地理環(huán)境、娛樂與生活空間,打造一流的戶外美術館。項目的內容將包括展覽和各種形式的公共項目。
  2018年,我們邀請藝術批評家、策展人朱朱擔任首屆“OCAT南京公共藝術計劃”策劃人,帶來為期三年的公共藝術計劃方案“此岸——OCAT南京公共藝術計劃”。“此岸”強調此時此地的創(chuàng)造性認知與表達,以藝術實踐重審歷史遺產、傳統(tǒng)價值與現(xiàn)代化進程。“浮云的根”,這是朱朱為這一大型公共藝術計劃所策劃的第二個主題展。
  “浮云的根”,典出“云根”一詞,它在古典漢語中有多重含義,既指涉云起之處的深山,也指涉山石,或寺院。尋訪名山古剎,向來是中國古代文人和藝術家鐘愛的活動方式,也是激發(fā)他們在更為廣闊悠遠的時空感里進行思考和表達的重要途徑。棲霞山與我們的展區(qū)相鄰,素有“半部金陵史”及“地質博物館”之稱,經(jīng)由它折射的不僅是南京這座古城,也是整個中國的地理、歷史與文明的變遷;而在充滿變遷、離散的現(xiàn)代生活環(huán)境中,我們逐漸失去了與傳統(tǒng)和自然的聯(lián)系,如同浮云漂泊不定,如何嘗試重獲精神家園的根系,或者說,如何通過凝視和對話歷史,將文化的失序和混雜當做一種新的可能重新構建,構成了我們重要的命題,這正如英國社會學家邁克·費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在《消解文化》(Undoing Culture)一書中所言:“正是這個現(xiàn)在被某些人貼上后現(xiàn)代標簽的流動與遷徙進程,被認為既是方法論的鑰匙,同時也是當代世界的現(xiàn)實”。
  本次展覽也從主題性上與第一年度以水為元素的展覽“流動的書”形成映照和互補,是中國山水母題的回響和再表達。
  展覽在尊重藝術家一貫的創(chuàng)作脈絡的前提下,充分孕育和結構這一次的對話式創(chuàng)作,在具體形式與構成方面,不僅涵括裝置、雕塑、影像的媒介領域,還擴展到聲音藝術、行為表演領域;今年側重于國內目前最具創(chuàng)造活力的藝術家人選,并且邀請本地的獨立藝術機構“華茂一樓”和平面設計師、藝術家朱贏椿參與其中,同時,也邀請建筑設計師陳衛(wèi)新進行空間設計。
  關于策劃人
  朱朱,詩人、策展人、藝術評論家。1969年生于中國。曾獲安高(Anne Kao)詩歌獎,中國當代藝術獎評論獎(CCAA),胡適詩歌獎。著有詩集、散文集、藝術評論集多種,其中包括法文版詩集《青煙》(2004年,譯者Chantal Chen—Andro),《灰色的狂歡節(jié)——2000年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2013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理想國”書系,2016年臺灣典藏出版),英文版詩集《野長城》(2018年,美國Phoneme Media出版社)。
   關于OCAT
  OCAT(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是由華僑城集團贊助的新型藝術機構,館群總部設在深圳,是第一個布局全國的當代藝術館群。
  2005年創(chuàng)立于深圳的中國知名當代藝術非營利性機構OCAT,多年來一直積極推動當代藝術與公眾之間的對話,為探討公共藝術在建立有本土特色的公共機制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問題提供實踐基礎。從2006年的“深圳華僑城段地鐵壁畫工程”事件,到2007年開啟的“上海浦江華僑城十年公共藝術計劃”、2017年開啟的“上海浦江華僑城新十年公共藝術計劃”等等,OCAT一直嘗試在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間里設置OCAT分展區(qū),讓當代藝術走進公共空間。
  2012年OCAT開始構建布局全國的當代藝術館群,旗下包括OCAT深圳館、華·美術館、OCAT上海館、OCAT西安館、OCAT研究中心(北京館)、OCAT武漢館、OCAT南京館,以及7個分布在不同城市不同類型公共區(qū)域中的OCAT分展區(qū)(深圳歡樂海岸、深圳前海、上海浦江、深圳坪山、成都安仁、天津西青、南京棲霞)。
  OCAT南京棲霞展區(qū)的成立,將為南京帶來一系列關注城市歷史與未來和人居生活的展覽。未來,也會持續(xù)將更多優(yōu)質當代藝術活動帶到OCAT在南京的展區(qū),以立足南京歷史、開放國際視野為出發(fā)點,與當?shù)睾痛蟊娺M行交流對話。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