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萬物——魏立剛個展

開幕時間:2019-04-28

開展時間:2019-04-28

結束時間:2019-08-18

展覽地址:成都市新津縣新津君山路1號

參展藝術家:魏立剛

主辦單位:知美術館

展覽介紹


  書者,漢字書法之礦藏,其域可拓至世間諸地、
  諸氏族之文字、符咒、術圖;  
  象者,宇宙萬有之量場,其際屬無窮無止,
  深邃浩瀚,萬物同居、萬種共盟。
  漢字是一種資源 稟賦龍族 蔭翳裂合;
  漢字是一座橋梁 擺渡中外 嫁接視覺;
  漢字是一個立場 葡匐其壕 蠡測諸鄰;
  漢字是一洞時空 藏天貯地 同構萬有。
  —— 節(jié)選魏立剛《書象賦》
  魏立剛,自幼研習書法,他的藝術從書法與漢字出發(fā)。是中國當代藝術視野中的非典型案例。
  進入魏立剛的世界,既簡單又復雜。簡單,因其作品瑰麗、雄奇、古拙、巫師般變幻萬般悅目。復雜,因為其過于豐富、流變莫測、貌似浮華、無法歸類。
  書與象是魏氏藝術探索之路的兩個重要入口。看魏立剛的作品,不妨重新溫習一下書法史。如魏立剛撰寫的《書象賦》所言:“書者,漢字書法之礦藏。” 千年演變的中國書法的鍛造線條對應著各朝代的魂靈與審美高度。 魏氏謂之“戰(zhàn)國~金文鑿鑄;漢朝~碑刻蒼樸;唐朝~楷書端莊;宋朝~意韻典儀;明朝~俠氣跌宕;清朝~匠氣秉性。它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輪廓與質地。這就是中國筆墨的秘笈,能量藏裹,魂靈附體。”(1)
  嚴苛的書法評論家白謙慎對魏立剛的傳統(tǒng)書法功力及其當代性的探索所引發(fā)的可能性給予極大的認可。 白先生認為魏立剛是繼17世紀傅山之后,又一位書法奇才。白先生有言:“傅山留給后人的書法,除了那精到的小楷、古拙的隸書外,便是那跌宕恣肆的狂草和奇崛詭秘的大篆。而魏立剛則是傳統(tǒng)營壘里殺出來的驍將。對中國書法、特別是對它的草書的精神有著深刻的理解……千奇百怪,幻化無窮,殊有‘魔’力。如果把‘魏氏魔塊’放到中國的當代藝術的背景中去觀察,我們或許對其意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文字書寫既是手工的,又是觀念的。”(2) 而此觀念又迥然不同于徐冰、谷文達等以書法形式、文字概念進入國際當代視野的符號學觀念系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方式。對漢字之“象”與書法之“美”的認知兼容是理解魏立剛創(chuàng)作觀念的前奏。
  《書象賦》又言:“象者,宇宙萬有之量場,其際屬無窮無止,深邃浩瀚,萬物同居、萬種共萌。”“動用漢字則動用了漢字母語構造萬物的魂魄。漢字本來就是由象所生,字象已經(jīng)包含了對形象的原始建構”(3)。 漢字的象形源頭,使?jié)h字造字自原初就具有極高純度的抽象性與精神性。 具有數(shù)學專業(yè)背景的魏立剛對以推演、線條、色彩創(chuàng)造“模塊”容納萬物的“公式”極其癡迷, 帶著幾近狷狂的自信走到今天。其理性思辨及數(shù)字抽象思考及結構能力,使他得以突破在“書寫、寫意”等傳統(tǒng)書法與繪畫的視覺與技術層面,直接進入與西方抽象繪畫對話的維度中。
  對大部分中國藝術家而言,書法與漢字,既是寶藏,亦是深淵,更是沉重的包袱?;蛉狈ι詈竦姆e累、只圖臨時起意,描摹形似;或只能擬古臨帖、難破藩籬。 魏立剛功底深厚、大膽開拓,對于中國傳統(tǒng)水墨及書法藝術做出了非常徹底的當代回應。
  然而,魏立剛個案的復雜性在于:把漢字母語帶入世界文化交往中的博弈,將漢語書法放在國際當代藝術語境下的陌生閱讀(4)。在研究魏立剛個案中,我們將帶著以下問題:
  如何系統(tǒng)地了解傳統(tǒng)書法、深入現(xiàn)代書法并探究其接入國際當代藝術語境是否能走通?
  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內容根基的當代藝術內在生成機制是怎樣的?
  魏立剛啟示了怎樣一種開放的中國書法史?中國當代藝術史?
  魏立剛在繼承傳統(tǒng)及創(chuàng)造新語言中遇到的困境與失誤具有怎樣的啟發(fā)性和普遍性?
  魏立剛的美學特征有哪些東方性?
  魏立剛的圖像志有什么價值?
  我們并非要呈現(xiàn)“標準答案”抑或贊頌某一個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天分。正相反,我們所作的工作是將藝術家艱難而充滿不確定性的探索之路真實的、完整的呈現(xiàn)出來,包括那些鮮明的成就、隱秘的奇跡和明顯的失誤。我們也渴望通過這種批判并啟發(fā)式的展覽方式,對更多的當代藝術家在傳統(tǒng)美學的當代探索之路上所遇到的各種疑惑、困境、彎路給出積極回應,并希望能形成真誠和深遠的討論與共鳴。
  魏立剛,無疑足夠復雜而具有爭議,足以帶來討論與爭鳴譜寫的“東方與當代”的交響曲!
  2019年3月25日
  王從卉
  知美術館館長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