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誠品畫廊將於2019年1月12日至2月17日推出展望個展「隱」,展出展望自1994年起至2017年所創(chuàng)作超過二十件作品。本展覽主要延續(xù)2017年上海龍美術館舉行的「展望:境象」大型回顧展,從最早期的《中山裝軀殼》、標志性的《假山石》、《小宇宙》、錄像作品《心形》到晚近的《石隱》、《隱形》,一次梳理展望不同時期的創(chuàng)作脈絡。
本展覽有多件作品首次於臺灣曝光,其中1994年的《中山裝軀殼》系列作品是展望創(chuàng)作的開端,他為布制的人體空殼穿上中山裝并將之固定,以掙扎的外在形態(tài)與空洞的內核,隱喻當代社會和文化所處的困境。2009年的錄像作品《心形》,是展望以雷射筆打向不銹鋼材質的作品《拓地》後,再反射到墻上形成的畫面。雖然他長時間屏住呼吸并保持靜止狀態(tài),心臟的跳動仍然使得畫面千變萬化。在創(chuàng)作這件作品時,展望感悟到觀念藝術流行之後,人有多少想法,就有多少相應的「形」,因而這件作品成為影響展望日後創(chuàng)作的重要啟發(fā)之作。最新的《隱形》則是展望想像自己掉入火山熔巖中異變後的形象,透過流體力學演算法并結合3D列印技術,再以手工敲制不銹鋼完成,呈現(xiàn)他對於人體肉身粒子化後,形象變異的內部想像。
從《中山裝軀殼》到《隱形》,展望始終在探索表面與內在、個體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而這環(huán)境包括文化政治等社會議題,也指自然與宇宙。為展望在龍美術館策劃回顧展時,南條史生認為展望的藝術就如同日文中「生生流轉」這個詞,意味著一切事物都在不斷生成、變化和變遷之中,永無停歇,展望的藝術,便反映出這樣的現(xiàn)代世界觀。
繼展望上回於誠品畫廊展出已經(jīng)睽違九年,本次個展「隱」呈現(xiàn)展望創(chuàng)作二十余年來不同時期的關鍵作品,并透過多元形式的作品,看到展望在不斷解構重構、消逝重生之中創(chuàng)造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