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松江畫家

開幕時間:2018-06-09 16:00:00

開展時間:2018-06-09

結束時間:2018-08-12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酒仙橋路798藝術區(qū)706北三街

策展人:戴卓群

參展藝術家:余友涵,丁乙,張恩利,陳彧君,石至瑩,李青

主辦單位:三遠當代藝術中心

展覽介紹


   三遠當代藝術中心(N3 Contemporary Art)榮幸地宣布,我們將于6月9日舉辦最新群展"松江畫家",本次展覽由策展人戴卓群擔綱策劃,將匯集余友涵、丁乙、張恩利、陳彧君、石至瑩、李青六位藝術家的作品共同呈獻。
  策展人戴卓群在六月間先后于深圳谷倉當代藝術空間和北京三遠當代藝術中心一南一北兩地接連推出"柳浪聞鶯"與"松江畫家"兩個聚焦地域性考察的展覽,分別掠影長期生活并工作在杭州和上海這兩個特定地域藝術家群體的風貌。
  近年來,以上海和杭州為軸心的長三角城市,展現出在藝術創(chuàng)作活力上愈發(fā)鮮明的跡象,從藝術家群體的聚集到藝術觀念的更新,都體現出別開生面的嶄新變化。值得我們重申的是,歷史上,自南宋建都臨安以降,直至清末民國,在長達八百多年的周期里,中國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中心和策源地始終在杭州、蘇州、金陵、揚州、上海等江南城市間流轉。
  稍加分析不難理解,歷史上藝術中心地位的轉移,除了王朝建都的政治影響之外,更核心的因素是城市文化和商業(yè)經濟的發(fā)達程度。從南宋的經濟中心臨安、元明時代的蘇杭,以至明清以降南京、上海開埠。藝術浪潮中心的流轉也緊隨經濟中心的遷移變化,譬如劉李馬夏一變,吳興八俊、元四家一變,浙派一變,吳門一變,松江、華亭、云間一變,旁及徽州、金陵、揚州等諸多余緒,晚近清末民國,從海派到西洋現代主義的引入,更在江南富庶地域。
  回到當下,中國當代藝術在肇始至今約四十年間,基本可以說是以北京為無可比匹的中心與策源地。不得不說,這一局面得益于一九四九年后新政權特殊的集權體制所賜,北京在政治統轄一切的體制下,做為絕對的中央,凌駕于所有地域性城市,同時也顛覆性地改變了數百年來所形成的經濟與文化格局。自此,以上海、杭州等城市為代表的江南地區(qū)喪失了其歷代以來的中心地位。
  然而,隨著中國逐步融入全球化浪潮,既有的政治經濟格局已經悄然冰釋,毛時代以來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也已經在急劇向重商主義轉向,毋庸置疑的是,比較于中國北方的相對落后與遲滯不前,以滬杭為軸心的江南經濟和商業(yè)文化的勃興與繁榮,正在重新將歷史撥亂反正,上海和杭州,也將在這一新周期里,重新找回藝術創(chuàng)造力中心的地位。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