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這次展覽以"松"為展覽主角,在松美術(shù)館進行,形成這樣一個情境交融的以"松"為專題的古代繪畫展,或許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47件展品囊括了宋、元、明、清不同歷史時期的風格類型,其中不乏名家之作,亦有不為人熟知的隱逸高手之作,史海鉤沉,吉光片羽。根據(jù)作品的情境表達,展覽依次分成"松下問"、"松上壽"和"松間游"三大部分。
"松下問"主看古人結(jié)廬松下,持杯暢談,求仙問道,如宋人紈扇《明皇幸蜀圖》、文嘉《盤古圖》、吳偉《松下高士圖》、藍瑛《仿董巨山水》、項圣謨《松花圖卷》、禹之鼎《禪悅圖》等。
"松上壽"主議宮苑德裕,借松言壽,如明朝佚名《御花園賞玩圖》、乾隆《三友圖》、徐玫《旭日松濤》、余省《松壽圖》等;"松間游"主事松風萬壑,極目游觀,如蕭云從《丹霞山十六景》、八大山人《春山圖》、王鑒《仿董其昌山水圖》、王翚《撫江貫道廬山松翠圖》、李世倬《聽泉圖》、錢杜《天池石壁》、姚宋《黃山松云圖》、汪士慎《長生圖》等。三大部分以年代為序列,分別展現(xiàn)了文人墨客對"松"的依托、寄情和立意,具有豐富而多樣的表現(xiàn)力。
過往古代繪畫展通常以縱向梳理,與之略異,本次展覽借"松"主題的橫向切面為樣本,同時優(yōu)先以"賞"帶"鑒"的策展思路,希望喚起觀眾對中國繪畫之美的多樣審讀,進而以平等視線尊重藝術(shù)史的"高下"殊位,還原中國藝術(shù)史資源的豐富生態(tài)。在松美術(shù)館柯臂當舞的現(xiàn)實松林中,回望壁上丹青松影,虛實相間,古今對視,大有"明月松間照"、"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慨嘆,可謂妙極。
鑒于松美術(shù)館與"松"的特殊關(guān)聯(lián),以及對"松"的獨特情感,此次展覽也將成為未來以"松"為主題系列展的一個開篇,松間問答,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