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棲?蔡志松2018藝術展

開幕時間:2018-01-24 15:00:00

開展時間:2018-01-24

結(jié)束時間:2018-04-07

展覽地址:蘇州金雞湖美術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二樓)

策展人:朱強

參展藝術家:蔡志松

主辦單位: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展覽介紹


  中國的雕塑藝術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從夏商周的青銅器,到秦代的兵馬俑,再到規(guī)模宏大的石窟造像,這些精美的雕塑藝術無不立足于中國文化,具有鮮明的東方屬性,追求藝術審美與人文精神的融通。
  在冬去春來之際,蘇州金雞湖美術館有幸迎來了國際著名雕塑家蔡志松先生的個展,作為2018年的開年大展,本次展覽將展出蔡志松的一系列代表作品。從令他獲得法國巴黎秋季沙龍“泰勒大獎”的成名作“故國”系列,到表達他愛情觀及人生觀的“玫瑰”、“浮云”系列,以及新近回歸自然,充滿生命靈性的“家園”系列,蔡志松在古代文化典故和當下文化命題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用視覺造型的語言將生命意象與現(xiàn)實批判結(jié)合起來。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的展廳中,我們能看見秦俑靜默垂首,無聲地審視歲月加諸于身的苦難與摧折;能看見玫瑰的嬌艷與鉛的冰冷糅雜,愛情的甜蜜變成穿腸毒藥,被冷酷肢解;能看見浮云飄蕩,似真似幻,自滾滾紅塵中開辟一方靜謐洞天;能看見群鶴齊飛,雄鹿昂首,神靈在耳邊講述東方氣韻……這些作品內(nèi)蘊豐富,不僅包含著對東西方古典精神的致敬,更因其強烈的主觀意念色彩和深沉的人文情懷,令觀者感受到一種觸類旁通的情感共鳴。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蘇州金雞湖美術館一直致力于打造一個國際性的藝術平臺,讓有著卓越貢獻的藝術家系統(tǒng)、全面、學術性地呈現(xiàn)作品,感謝蔡志松先生為我們帶來“棲·蔡志松2018藝術展”,讓我們領略雕塑藝術的獨特魅力,使我們的精神能夠棲居在藝術的大地上,感受藝術與美所帶來的感動和愉悅。
  祝展覽圓滿成功!
  蘇州金雞湖美術館館長殷衛(wèi)東
  蔡志松:拯救與升騰
  蔡志松的大型藝術展“天人之際”是一個充滿視覺魅彩又引發(fā)文化省思的場域,為此他集合了許多年一路走來的藝術經(jīng)驗,又專門為這個展覽的主題創(chuàng)作了一批響亮的新作。他的藝術一向注重在古代文化典故和當下文化命題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也特別注重用視覺造型的語言將生命意象與現(xiàn)實批判結(jié)合起來。他關注生命的存在,更關注生命賴以存在的世界,他的藝術能力足以展現(xiàn)自己的個體形象,但他更意愿用藝術引起人們在社會共同問題上的共鳴。“天人之際”就是他關于生態(tài)和環(huán)境這個主題的一次大型視覺演繹。
  生與再生,是中國文化的古老命題。在沖破遠古的蒙昧迷霧走向文明的曙光之時,人們對于天地宇宙、生靈萬物充滿探知的勇氣,在好奇和敬畏交織的心理中產(chǎn)生無限的想象,以物喻象,以象為征,在形象的意涵上展開了具有東方色彩的比賦,而其中最大的希冀莫過于生命的永恒,尤其是從一些動、植物的特異功能中看到“再生”和“永生”的可能,于是,因鹿角可以再生而將其視為護佑生命的神靈,因鶴翼可以遠翔而將其視為飛往長生之地的仙舟。如此等等,許多動物的造型蘊含了神秘的文化符碼,通過口口相傳,圖譜相續(xù),成為中國文化心理的形象粉本。
  蔡志松的雕像造型,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這種傳統(tǒng)的再現(xiàn),但是他在情境的轉(zhuǎn)換中賦予這些造型于當下的寄托,讓其成為新的文化符碼。在這里,重要的不是他塑造了形象,而是他再現(xiàn)了情境,形成了可視可感的展場氛圍,由此使得呦呦鹿鳴、翩翩仙鶴成為引動人們心理、啟撥人們沉思的可視形象。
  難能可貴的是,慈志松在藝術語言上始終有自己的追求和準則。他不回避自己作為一個學院型藝術家的身份,他認為古典的、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的美感經(jīng)驗不應該斷裂,而應該成為當代物質(zhì)生活空間中的文化養(yǎng)分,因此,他的作品總是浸染了濃郁的藝術“古風”,既有源自西方傳統(tǒng)的古典形象,更有來自本土傳統(tǒng)的古典意象,他將東西方藝術的古典神韻化為一體,因而呈現(xiàn)出一種新的古典儀態(tài)與。他也不背棄學院教育給予他的寫實功力,而是基于這種功力,在造型中注入當代意識和人文情懷,在大量的金屬材料作品中和大體量的形象制作中,他追求材質(zhì)的質(zhì)感,讓媒介材質(zhì)的精致與制作技巧的精湛形成激發(fā)感性的魅力,在視線的觸及與叩擊中散發(fā)出富有張力的光采,使整個展示場域形成視覺的交響。
  “交響”即是打開通感之后的美學形態(tài)。蔡志松的能力在于調(diào)動盡可能的藝術語言,構筑起一個上下周流回還的空間,讓他創(chuàng)造的生靈盡情地作逍遙之游,這個空間又演化為時間的長河,在時間的流轉(zhuǎn)中顯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猶如交響樂展開的樂章。實際上,蔡志松藝術的最重要之處是他在形象的母體意義與社會文化主題之間建立起了一種貫通,使我們在他的展場空間獲得一次文化的“通感”,在情境的轉(zhuǎn)換之際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從掙扎、沉淪走向解脫、升騰,從向往之境進入引導之程,獲得此岸的超越與拯救,產(chǎn)生對美好的祈愿與希冀。
  這應該就是“天人之際”這個空間獨特的文化意義。“天人之際”的“際”是一種特殊的空間,在這里,天象和人事相互交錯,現(xiàn)實與理想或形成碰撞、或和諧相處,在這個矛盾未知和機遇可能并存的空間里,蔡志松的藝術不僅是他新作的展示,更是文化的追尋與意義的升騰。
  范迪安
  2017年11月
  藝術家簡介:
  蔡志松,1997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之后于該系任教?,F(xiàn)為職業(yè)藝術家,工作、生活于北京。
  從事藝術工作以來曾獲獎幾十次,其中比較重要的有:1997年,獲崗松家族基金獎;2001年,獲法國巴黎秋季沙龍最高獎--“泰勒大獎”,成為該活動103年歷史中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藝術家,時年二十九歲;2004年獲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獎;2011年應邀參加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曾在2012年獲評藝術權力人物“,同年2012年入選法國《Art Actuel》評出的2012年度”全球100名藝術領袖“,并榮登封面;2013年獲評”2013中國風度人物“、”2013年度全球華人時尚領袖“;2014獲首屆”洛克菲勒中國杰出青年藝術家“大獎、2014年度影響力特別藝術家獎、2016年獲《羅博報告》年度藝術家、2017年獲《Esquire時尚先生》第十四屆年度先生(文化藝術)、第四屆”美動華人“年度匠心藝術家。
  近年來在世界各地舉辦過許多次個展,參加聯(lián)展眾多。作品曾三次創(chuàng)造中國國內(nèi)雕塑家在國際市場上的最高拍賣記錄。并被國內(nèi)外許多知名博物館、美術館及藝術機構收藏,其中包括:洛克菲勒藝術基金會、泰勒基金會、美國紐瓦克美術館、德國雷根斯堡博物館、希臘美術館、印尼國家博物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德意志銀行、比利時駐華大使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