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流明矩陣——國際新媒體藝術展

開幕時間:2017-11-24 17:30:00

開展時間:2017-11-25

結束時間:2018-01-07

展覽地址:今日美術館2號館2樓(北京市朝陽區(qū)CBD中心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qū))

策展人:王巖

參展藝術家:泰斯·比斯克,尼科爾·魯杰羅/莫利·索達/雷弗萊克,米歇爾·凱羅若/由里·凱羅若,王連晟,馬蒂亞斯·多菲特,謝拉·侯賽因,法比歐·達爾蒂齊奧,塞西莉·瓦格納·法爾肯施,威爾·赫特,斯蒂芬·瑞斯,卡娜,媒體藝術實驗室/埃琳娜·古巴諾夫/伊萬·戈沃爾科夫,大衛(wèi)·格利克斯曼/摩西·杰尼,SeeekLab,鄭達,伊莎貝爾·阿韋爾,麥克斯·哈特勒,達米恩·博羅維克,法布里齊奧·奧古斯托·波爾特羅涅里

主辦單位:英國流明數(shù)碼藝術獎項,今日美術館

展覽介紹


  “流明數(shù)碼藝術大獎”(Lumen Prize for Digital Art)將于2017年11月25日在北京今日美術館拉開帷幕。作為來自英國的獎項,展覽將呈現(xiàn)來自全球各地的二十余件數(shù)碼影像作品、裝置藝術品和VR作品,其中除了本次大獎的獲獎作品外,還包括入圍作品、歷屆特色作品及文藝復興公司(Renaissance)帶來的VR電影特別放映單元。
  本屆展覽已經(jīng)是該獎項連續(xù)舉辦的第六屆,此次亞洲巡展選擇了北京作為第一站。展覽以“流明矩陣”為名。矩陣(Matrix),是一個按照長方陣列排列的復數(shù)或實數(shù)集合,最早來自于方程組的系數(shù)及常數(shù)所構成的方陣,用來表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等方面的各種有關聯(lián)的數(shù)據(jù)。
  文明的進步需要多元化的思想與個性,各種觀念和理論產(chǎn)生矛盾、對立、沖突,新基礎理論和新觀念才能脫穎而出,作為文明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矩陣世界下的“高科技”與“人工智能”是類人類文明嗎?未來世界中它們否可以取代人類并孕育出新的文明?我們今天依然無從而知。
  “當運算模式是二進制的計算機被發(fā)明,0和1這些符號串所組成的代碼矩陣被解讀,人類的生活再也離不開科技的今天,這個由代碼和矩陣組成的數(shù)字信息時代把人類徹底的囚禁在了矩陣世界的圍城中。”策展人王巖這樣介紹本次展覽:“這里的矩陣世界便是一個數(shù)字化的高科技虛擬世界。在現(xiàn)實世界中,‘人工智能’的高度協(xié)同一致性以及信息傳播的高速性使得人類文明發(fā)展陷入兩難。”
  第六屆大獎的冠軍作品是由荷蘭藝術家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創(chuàng)作的《塑料反射Plastic Reflectic》。這是一面交互鏡像裝置,內(nèi)含601件從世界各地收集的塑料垃圾。所有的垃圾都漂浮在這一池黑水上。當人走近并做出各種動作時,水中的各種塑料也隨之浮現(xiàn)并形成同樣的剪影。裝置將原本漂在海面上的垃圾擺在了觀眾面前,繼而讓觀眾意識到自己行為與環(huán)境的互相作用關系。
  本次展覽通過豐富而靈活的創(chuàng)作形式,充分展現(xiàn)了世界各地各種風格藝術家的作品。展覽涵蓋影像、靜態(tài)圖像、交互裝置、雕塑、人工智能、AR、VR等不同媒介形式的作品,呈現(xiàn)了包括海洋污染、個人私隱、超智能生命體、難民問題等多個炙手可熱的現(xiàn)實議題。
  展覽還設置了由北京文藝復興公司帶來的“VR影片特別放映單元”,為觀眾提供深度沉浸式體驗。其中值得一提的作品有《拾夢老人The Dream Collector》、《梵高的咖啡館The Night Cafe》、《賣火柴的小女孩Allumette》、《拉克斯的魔幻旅程Raising a Rukus》等觀影效果極佳的國際VR電影作品。
  本次展覽還有一件由圣彼得堡年度國際數(shù)碼藝術節(jié)Cyberfest的聯(lián)合策展人埃琳娜·古巴諾夫及CYLAND媒體藝術實驗室聯(lián)合創(chuàng)作而成的作品《達娜厄Danae》。CYLAND媒體藝術實驗室是俄羅斯較為活躍的新媒體藝術非營利機構,擁有最大的東歐視頻網(wǎng)絡藝術資料庫,并在全世界各地組織藝術展覽,同時也是俄羅斯最大的年度新媒體藝術活動CyberFest背后的力量。英國流明藝術獎項從2017年起開始與其保持緊密合作關系,同時流明藝術獎項也會于2018年2月11日參加CyberFest國際數(shù)碼藝術節(jié)。
  展覽期間,將舉辦一系列與公眾互動的活動,包括藝術家講座、藝術家表演及各類跨界藝術及音樂活動。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2018年1月7日。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