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殊途同歸——唐偉民&顧天龍聯雙個展

開幕時間:2016-11-05 15:00:00

開展時間:2016-11-05

結束時間:2016-11-05

策展人:高鵬

參展藝術家:唐偉民,顧天龍

展覽介紹


唐顧二人,皆素愛丹青,善繪,其格寫實,其理幽奧。唐傾浪漫也,筆墨相染,作藏族女子數副,畫藝之秘笈耳;顧揮纖毫之筆,且真實也,善繪今之世,同仁嘖嘖贊揚。二人出神入化,爐火純青。

湘有唐偉民好書畫,從生至今,四十有五。幼好作畫,摹西記,三國演義也,及弱冠之年,方知可研習于學府,與友人共,并畫 ,甚厚亦歡。公元己已之年,求學于湖南師大,習油畫。完業(yè),于此求事,遂得之。因故喜丹青甚,辭之,返序廣州美院,拜先生郭潤文,學寫實畫。

顧天龍,少時不聞畫,年方二八,閑涉丹青,甚愛之,辭師事,明年專學畫。繪至今日,感慨系之矣。顧性倘朗,亦幸甚,故學畫利。

由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策劃,今日美術館主辦的“殊途同歸 唐偉民&顧天龍聯雙個展”將于11月5日下午3時在今日美術館三號館開幕。本次展覽時間為11月份。

本次展覽之所以起名為“殊同同歸”,今日美術館高鵬說:“19世紀,受啟蒙運動思潮影響,“寫實主義”主張將社會生活融入文化,反映社會現狀。而黑格爾提出“特征說”后,肖像畫著重于對情感與“特殊性”的挖掘。同為寫實藝術家的唐偉民和顧天龍,就很好的展現了“寫實主義”這個“殊途同歸”的藝術概念。”

唐偉民傾向于浪漫主義,用肖像畫的繪畫形式表現了他心目中的自由之地,西藏。倫勃朗式的用光構圖,古典主義的透視法則逐漸鋪開,逐漸構成充滿戲劇沖突的一副沉默的肖像畫。穿著夸張的異域服飾,明顯的藏族裝飾,美麗的少女遺世獨立站在畫中,顧盼生輝。不同于大部分肖像畫,這位謬斯是一個精神領域對于美好的幻想。她代表的是藝術家對于西藏近乎宗教性的崇拜,她所有的高貴的姿態(tài),清澈的表情和異域風情的神秘感都是藝術家對心中“至善至美”追求的映射。

顧天龍本次的作品涉及《烏金淘客》和《西藏》兩個系列,前者的淘金客者面對繁重的淘金工作,依舊豁達樂觀,亦有種“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之感。后者則延續(xù)了畫者以人物為主體,外加厚重感背景的風格。無論‘烏金淘客’系列還是‘西藏’系列,顧天龍都將寫實主義,以濃烈的筆法融入文化,反應社會。烏金淘客系列對人物肢體動作,衣服的材質和褶皺,泥漿的水泡等細節(jié)都極盡描繪,塑造了洗煤工困苦但又堅韌的形象。西藏系列中金屬工業(yè)般現實主義描述營造出一股無聲的安謐。

殊途同歸,用于指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正如觀看一副藝術作品,盡管作品被觀看時選取的特定角度,最終觀者所感受到的共性,皆是繪畫作為物質存在本身的價值。在形形色色的藝術門類中,繪畫作為其中由來已久,名家輩出的,同為寫實藝術家的唐偉民和顧天龍二人,同樣是對于美的追求,顧天龍更愛現實主義的美,而唐偉民更愛浪漫主義的美。他們對于美的追求各不相同,卻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類似的題材和表現手法。對他們來說,美的追求,終究殊途同歸。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