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耳且/鄭路

開幕時間:2016-10-27 16:00:00

開展時間:2016-10-27

結束時間:2016-12-21

展覽地址:上海市徐匯區(qū)龍騰大道3398號龍美術館(西岸館)

策展人:呂澎

參展藝術家:鄭路

展覽介紹


鄭路首次于上海的大型個展《耳且》將于2016年10月27日星期四于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呈現(xiàn),展覽將展出鄭路于2016年全新創(chuàng)作的8組作品。

“耳且”一詞,取“阻”字的左耳刀偏旁和右“且”字組合而成。“阻”取“阻力”之意,即妨礙物體運動的作用力及阻礙事物發(fā)展或前進的外力。阻力在一般語境里等同于障礙。如梁啟超所言:“天下一切事悉有阻力,阻力悉去,百事畢舉矣”。“耳且”這個新造詞正如其發(fā)音一樣,并列遞進生成另外一層語義,在障礙之中探知阻力的美學。

鄭路自2015年臺北當代美術館個展《潮騷》,北京芳草地當代美術館個展《唯止》開始進入到更為具有挑戰(zhàn)性的階段,他開始尋求調動更多的媒介和材料。轉注、假借、指事、會意、形聲、象形,筆畫從來都不是孤立的物質,而匯入了語義和圖像的海洋。鄭路的造像系統(tǒng)亦是如此:所有孤立的物質、形象、符號、邏輯都借由他者而獲得轉化,真而幻、幻而真,都不可遏制的朝向它的對立面而轉化。

在本次個展《耳且》中,藝術家開始更多的討論時序、空間和變遷。從這個角度,關于造像的詩歌逐漸開始向關于造像的哲學轉化:將之前一直糾纏于他的感性處理與觀念設置的沖突拋之度外,讓自己內心矛盾的敘述更為自由、更為解放:人類的日常或者我們所理解的一般世界沒有什么是清晰與能夠斷定的;任何一處風景都具有其自在的合理性,你可能遭遇到“自然”的風景,但那很可能僅僅是一種幻覺。某種宇宙的力量彌漫在我們的周圍,你會感到恐懼,或者興奮,然而,如果我們脫離這個社會,如果我們還試圖回到當初的情景,你就會遭遇到理想主義的磨難:回到當初與走向未來都是悲劇。

鄭路,1978年生于內蒙古赤峰市,曾分別就讀于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及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2005年獲得L.V.M.H.青年藝術家大賽獎學金在巴黎國立美術學院學習。

鄭路在近幾年來不斷的個人實踐當中逐漸構建和完善了自己的藝術邏輯和語言系統(tǒng)。他將物質、文字、水、時間、空間等概念納入自成體系的觀念構架中,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語言表現(xiàn)方式。同時也借此來暗喻生命狀態(tài)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及如何應對自然、自性和自我之間的關系。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