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悟者的寶藏:華薩然哈巴收藏展
開幕時間:2016-04-23
開展時間:2016-04-23
結束時間:2016-05-23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酒仙橋路798藝術區(qū)四號門友誼大廈二層白瑪梅朵藝術中心
參展藝術家:王曉琳,蕭蕭,張建龍
主辦單位:扎嘉寺
2016年4月23日至5月23日,“證悟者的寶藏:華薩然哈巴收藏展”將在北京798藝術區(qū)白瑪梅朵藝術中心舉辦。
本次展覽由扎嘉寺主辦,將展示擁有數(shù)百年歷史的藏地遺存的證悟者觀修的唐卡,以及非常珍稀的迎請于12世紀的伏藏佛像及法器。展品共計33件,由扎嘉寺薩然哈巴活佛收藏的13幅文物級經(jīng)典唐卡、數(shù)尊佛像法器及擁有百年歷史的老經(jīng)書將首次來到漢地展示。每件唐卡和佛像法器都有充滿妙趣和動人心魄的傳承故事,匯集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藏傳佛教藝術的特征,以及藏地不同區(qū)域的風格和流派。
此次展示所容納的圖像和觀念上的巨大的信息量,將向我們初次掀開藏地信仰的迷霧一樣的神秘面紗背后真實的一角。這些震撼人心的真摯的作品,可以納入人類學物質文化研究,宗教圖像學的背景下來考察。這種超自然的經(jīng)驗和唯心主義的理念,是另一種來自久遠年代的嶄新的視覺和圖像的組合觀念。對于慣習于主流美術史和美學的經(jīng)典審美樣式的觀眾來說,此次展覽可以透視出種種文化經(jīng)驗的學問。它的基礎包括地理、民族、社會、風俗、信仰和倫理道德等諸多要素,是交叉學科和周邊科學。對于探索歷史上藝術的本質和功能,提出了更加深入探索的物證。
本次展覽將持續(xù)一個月。期間將有藏地的修行者進行大型沙壇城繪畫的駐場創(chuàng)作,以及關于藏地唐卡藝術的專題研究性講座,具體時間請關注相關通知。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繪制了白拉姆像,并由文成公主親手裝幀。這是有確切記載的藏民族的第一幅唐卡。
唐卡跟佛法密不可分,它并不是簡單的美的創(chuàng)造,也不是藝術家的自我表達。唐卡從整體布局到法器手印,以至每一種設色,每一筆線條,都具有象征表法的性質,都必須依據(jù)經(jīng)典中的度量和規(guī)制,不可逾越和隨意發(fā)揮。
唐卡中佛菩薩、度母本尊的形象,是頂禮供養(yǎng)的福田,是修行者觀修的對境。面對唐卡進行觀想的修持,修行者可以減少煩惱和概念的染污,進而證悟自己原本清凈的自性。
歷史上的唐卡大都由高僧大德親自繪制完成。繪制唐卡的過程也是一種修心的過程,大德們修行的證量和境界,乃至繪制唐卡時慈悲的發(fā)心,都會賦予唐卡相應的加持力。
出于虔誠的信念,藏族人為了繪制一幅唐卡供奉,可以傾其所有。唐卡的繪制材料十分講究,繪制顏料為礦物、植物顏料和純金、純銀加工制成;更有甚者,用各類珠寶研磨繪制。
唐卡如法的繪制、供養(yǎng)和頂禮觀修,都能使人增加福德,獲得加持,開顯自己本具的智慧和慈悲,以及本自圓滿的光明心性。
本次展覽中展出的唐卡意義更加特殊。這些具有幾百年歷史的古老唐卡,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風云變化,完好保存至今。它們都是藏傳佛教歷史上的大成就者--如如來芽尊者、溫羅仁波切等--畢生觀修,依止成就的唐卡。其珍貴程度和加持力不可思議!
除了古老的唐卡,展覽還展出了數(shù)尊掘請于十二世紀的佛像法器的伏藏,那是蓮花生大士出于對眾生的慈悲而埋藏,并經(jīng)由伏藏大師在因緣成熟時迎請的……
每一件物件的殊勝都可以述說幾天幾夜不止,能親眼得見一件,對于具有清凈信心的人,都是巨大的福德。
大圓滿龍欽心髓祖庭扎嘉寺薩然哈巴活佛,為使更多人得到證悟者的加持和圣物的功德,將自己家族和歷世轉世之收藏,在此分享給有緣人。
展覽本身,既是慈悲,亦是供養(yǎng)和布施。
每一件展品,都值得我們屏息靜氣,奉之以謙卑和敬畏。
扎嘉智悲光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