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dāng)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路邊拾零——李平作品展

開幕時間:2015-12-12 16:00

開展時間:2015-12-12

結(jié)束時間:2016-01-12

展覽地址:成都市龍泉驛區(qū)洛帶古鎮(zhèn)府興街18號

策展人:張華東

參展藝術(shù)家:李平

主辦單位:共青團龍泉驛區(qū)委員會

展覽介紹


策展人:張華東
學(xué)術(shù)主持:陳瑞峰/鄧旭
特邀批評:吳永強

開幕:2015.12.12/16:00
展期:2015.12.12—2016.1.12

主辦單位/共青團龍泉驛區(qū)委員會
協(xié)辦單位/中石油川東北項目
特別鳴謝/成都益民寶商務(wù)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龍泉驛區(qū)洛帶古鎮(zhèn)府興街18號

媒體支持:成都電視臺/龍泉電視臺/龍泉開發(fā)報/雅昌藝術(shù)網(wǎng)/99藝術(shù)網(wǎng)/新銳藝術(shù)網(wǎng)/上層雜志


拾荒精神

我不多說李平哥的畫,他畫的應(yīng)該讓每個人去自由的感受。過多的去闡述,會掉入文字的陷阱。真誠的東西不用解釋它會撲面而來。

我喜歡他畫畫的精神。還有什么能讓他感覺到舒暢,一切的事情在他畫畫時都被關(guān)在門外,在自己的房間內(nèi)心和手指一起舞動。好多個濃郁的夜晚留下的空白,他作畫時得到了表達和慰藉。我們在生活的路上拾荒,我們撿起的東西不一樣。迂回曲折他拾起了畫筆。日子在涂涂改改中渡過,總會有片溫暖的陽光被記錄。

陳瑞峰于四號坡地
2015年冬


這人畫畫太不聰明了
——關(guān)于李平寫生作品的所思所憶

"這人畫畫太不聰明了!"
這是我對李平作品的第一印象。
隨著年齡漸長,
反而更喜歡一種"笨一點"的狀態(tài),即:
"笨一點"活,"笨一點"愛,"笨一點"做人。
可是這個世界,
你看:滿是"機巧創(chuàng)意"、"奪眼炫目";
你聽:都是"巧言令色"、"振振有詞"。
此風(fēng),藝術(shù)圈更盛。
進入一個展廳,就像進入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
"文化"、"觀念"、"意義"、"批判"、"傳統(tǒng)"、"女性"、"身體"、"痛苦"、
"后殖民"、"政治"、"自由"、"民主"、"困惑"、"迷亂"、"生存"、"死亡"
所有的"思想"如同炮彈,
都著急著從各個角度發(fā)射而來,"信息"如同爆炸。
迷幻你的眼,攪亂你的心。
滿眼都是"太著急"!
急著"賣"、
急著"說"、
急著"顯"、
急著"被發(fā)現(xiàn)"。
滿眼都是著急的"策略"與"機巧",
李平不是"大師",
李平的畫也算不上"妙品",
這些畫"不巧",很"拙"、甚至有點"笨"。
這些畫,讓我想起幼年一位已故的恩師,
你們都不認(rèn)識他,因為他沒名氣。
他只是化工廠里一個會畫畫的老頭兒,還會跳舞,還會吉他,還會琵琶。
還會因為舞伴被"小年輕兒"搶了,生兩天悶氣的老頭兒。
他愛寫生,帶著我們在公園里,在河邊,在路邊。
他會望著追逐打鬧的我們,皺起眉頭,用別扭的普通話絮叨:
"你們別鬧了,好好畫畫,你們看,那座老房子,那斷墻好看。"
老頭兒愛畫畫,畫了一輩子,總是老老實實的那種畫法:
"一筆一筆"、"一層一層"老老實實的畫,
那些樹,那些房子,那些花,也就這樣樸實笨拙的成為一幅"畫"。
他到去世,也不知道誰是"維特根斯坦",以及"符號對象的替代性"。
他只知道"畫畫這事兒"很好,下雨天的湖邊很美,太陽下的樹影很美……
我想,李平畫畫也是這樣的。
李平說他不是職業(yè)畫家,只是喜歡畫,畫眼睛看到的那些景物。
我想,這樣的"簡單"與"笨拙"也挺好。
"藝術(shù)家"這詞兒在今天,太花哨,也太累。
所以,做個"畫畫兒的"的吧!
傻點,笨點,簡單點,挺好。
自己滿足就挺好。
(借此文祝李平兄"路邊拾零"作品展圓滿成功,亦借此文憶恩師李實誠先生。)

鄧旭
2015年11月29日寫于達州四川文理學(xué)院

部分參展藝術(shù)家主頁


作品預(y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