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2014: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提名展”(北京展)
開幕時間:2015-08-09 15:00:00
開展時間:2015-08-06
結(jié)束時間:2015-08-30
展覽地址:中間美術館
策展人:盛葳,吳洪亮,張新英,朱小鈞
參展藝術家:于童,馬軍,王雷,王煜,王霄,石博文,朱小坤,朱璽,伍詩妮,劉禮賓,劉俐蘊,劉琦,孫曉楓,孫源,花俊,湯柏華,肖映河,肖般若,何劍,冷墨,汪化,張莞,杜小同,杜松儒,楊牧石,楊鵬,陳錦潮,杭春暉,宗錫濤,賈秋玉,徐加存,涂少輝,閻盈汐,曾健勇,撒旦君,魏久捷
主辦單位:北京中間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
“在路上: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評家論壇”是關山月美術館的重點當代藝術學術項目,2014年關山月美術館和北京中間美術館達成合作意向:分別在深圳和北京共同呈現(xiàn)“在路上·2014”的研究成果。“在路上·2014:中國青年藝術家(新水墨)作品提名展”于2014年12月在深圳舉行,在此基礎上,策展團隊和參展藝術家又根據(jù)中間美術館的展陳空間,對作品及其展陳效果進行了調(diào)整,因此本次在中間美術館的展出,是以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更加全面地為大家呈現(xiàn)這一研究成果。
“在路上”是關山月美術館的一項持續(xù)性的當代藝術課題,旨在整理以70后、80后青年藝術家為主體的當代藝術文獻,發(fā)現(xiàn)并討論此間浮現(xiàn)出來的當代藝術問題。本次提名展(北京展)由中間美術館和關山月美術館聯(lián)合主辦,在關山月美術館副館長顏為昕、中間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周翊的召集下,在王天德、劉慶和、徐累、張羽等資深水墨藝術家;張子康、陸蓉之、高嶺、何桂彥、付曉東等30余名批評家的共同支持下,在對160余名被提名藝術家進行走訪、觀察、研究梳理、文獻編輯出版的基礎上,遴選出近40位青年藝術家的作品進行抽樣展覽。張新英、盛葳、吳洪亮、朱小鈞四位策展人認真研究了中間美術館的展呈空間,使作品和空間深度契合,使展覽本身成為了一件耐看的當代藝術作品。
本次“在路上”將目標藝術家群體定位在70后和80后這兩個已屆藝術創(chuàng)作盛期但在史學上尚未得到深入梳理的藝術創(chuàng)作群體,是因為他們正處在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上。如果說前輩藝術家完成的是解放思想、復興文化的歷史使命,解決的是什么是西方當代藝術的問題,那么青年藝術家則面臨著如何確立當代藝術的主體性,在藝術史上完成什么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青年藝術家群體生態(tài)的動態(tài)關注就顯得格外重要。
作為民營非營利美術館,中間美術館一直關心著當代最鮮活的藝術動態(tài),本次與關山月美術館的合作即是出于這樣的學術目的。在2014年舉辦的“在路上·2014: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評家論壇”上,大家就新水墨何處求新、其價值內(nèi)核和底限在哪里、新水墨有哪些新表現(xiàn)、新水墨的理論建構和史學書寫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此次北京中間美術館的展覽是對這一學術梳理進行的呈現(xiàn),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界對這些學術問題的關注和態(tài)度。
北京中間美術館、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