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背景——靠近建筑的藝術
開幕時間:2015-02-07 16:00:00
開展時間:2015-02-07
結束時間:2015-03-16
展覽地址:天津市和平區(qū)河北路與洛陽道交口先農(nóng)大院臨展空間
策展人:AJOUTER
參展藝術家:高巖,賈淳,KonstantinFriedrich,付帥,李泊巖,李超瑜,寧浩翔,牛文博,AdelineParrot,彭勇,任瀚,萬大偉,王軒鶴,王子夜,朱文琪
如果將印象派畫家德加的作品《芭蕾舞劇場內的休息室》中的芭蕾舞演員從畫面中抽離掉,那么迅速映入眼簾的,是那時最流行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室內環(huán)境,嚴謹?shù)木€條分割且追求文藝復興時代的雕刻神韻,是18世紀的時代特征; 如果我們將德國表現(xiàn)主義畫家喬治·格羅茲的《共和機器人》中的人物形象挪移出畫面,撲面而來的則是線條硬朗的極簡主義建筑群落的氣息。建筑物在不斷滿足大眾社會生活需要的同時,也伴隨著藝術的歷史持續(xù)出現(xiàn)在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中,并逐漸由襯托藝術主題的背景,轉向為表現(xiàn)藝術觀點的主體。
建筑本身被藝術家們作為觀察對象,甚至是創(chuàng)作媒介,來闡釋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或者探討更加多元的社會、文化問題,在我們今天的藝術世界里建構出可梳理的脈絡。每一個時代的視覺藝術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建筑格局的形成與發(fā)展,同樣,表達者們在也會在他們所處時代的建筑空間中,去尋找人類生存狀態(tài)里真實的復雜性與多面性,兩者相互影響不息生長。
這次展覽所呈現(xiàn)的年輕藝術家們從各自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借用城市中的建筑語言符號來傳達他們強烈問題意識所促生的思考,作品的種類跨越了從架上繪畫到現(xiàn)成品甚至攝影、錄像藝術等諸多媒介。天津的五大道建筑群,作為這次展覽的背景,本身具有多重的文化含義,先農(nóng)臨展空間更像是一個舞臺,在這段時間里容納有關建筑話題的視覺觀點并使之產(chǎn)生碰撞,為建筑主題在造型藝術的地圖中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