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精神風景 中國青年藝術家群展

開幕時間:2014-09-20 16:00:00

開展時間:2014-09-20

結束時間:2014-12-21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機場輔路草場地261號 北京藝美公益基金會

參展藝術家:陳家業(yè),耿雪,郭立軍,李易紋,羅盛博,易連,張小迪,張英楠,周棟

展覽介紹


“風景”經常出現在擁有山水畫傳統的中國美術史當中。中國當代藝術中對風景的描述既尊從傳統繪畫之典型性,同時也融入了具有當下時代特征的各種表現方式。對于當今的年輕藝術家來說,中國的風景具有略微不同的意義。大多數為80后的這一群藝術家與過去藝術家不同,他們從不明確表態(tài)——不會面面周到地掌控風景,也不會回避對風景的描寫。因為他們眼前的對象被分化得很嚴重,情形也變得十分復雜。隨著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中國社會也進入了國際化時代,這使得今日中國年輕一代拋棄了單線式的思維模式,之后自然開始持有了錯綜復雜的態(tài)度。他們有時從不斷成長的基層社會中看到新的機會而感到激動,有時遭遇堅固而不可打破的屏障而感到挫敗。充滿活力且格外堅固的今日中國風景,有時給年輕一代帶來幻想和期待,有時帶來絕望和挫敗。
這一代藝術家不得不要對付各種形勢的現實,誰都難以理清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他們的想法。如此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在他們描寫的風景中有所反映。他們的風景不是完美的幻想,但也不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具有這兩者之間的雙重性和模糊性。內在心理以及情感重疊在一起的風景反復來回位于現實和虛構之間的模糊的邊際。
這次展覽策劃的主題是反映今日年輕藝術家心理的風景。參展藝術家以80后年輕藝術家為中心,他們以活躍的創(chuàng)作活動得到了當代藝術界的關注。除了繪畫之外,他們通過陶瓷、裝置、攝影以及影像等多種媒材展現了他們的風景。參展藝術家不回避當下社會風景具備的重疊性,反而很積極地接受這一事實。他們都能很嫻熟地運用在西方藝術界常用的材料和技法, 但是作品的內容仍然與中國藝術身份的問題有關。
參展作品一看就覺得著重再現,但是仔細品品每件作品,就可以讀出內化其中的藝術家個人的精神態(tài)度。這是對當代社會進行觀照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作為藝術家的根本態(tài)度,也是活在當下的年輕一代不折不扣地展現自己坦率看法的一種方式。觀眾對參展藝術家精神風景的觀照相當于觀察他們的落腳地——中國——的行為,更進一步就是相當于觀察東亞現實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年輕一代多元而相似的情感狀態(tài)的行為。從這一方面來講,這次展覽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