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葉森個展"攻木匠作 木本生動"

開展時間:2014-07-06

結束時間:2014-09-30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三里屯路11號院1號樓 瑜舍酒店

策展人:布朗·華萊士

參展藝術家:葉森

主辦單位:紅門畫廊


展覽介紹


紅門畫廊非常榮幸地宣布將于2014年7月6日起于瑜舍酒店舉辦《葉森個展:攻木匠作—木本生動》。
葉森的作品中充滿了矛盾與沖突:他們既簡單又復雜,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彼此串聯(lián)又各自獨立,中西方的文化特色在其中沖撞、磨合又彼此交融。
葉森作品的出色之處既在于他們的簡單明了與不加雕飾,又在于那份隱藏在制作過程中的精細與復雜。其實,葉每一件作品都源自于一整塊木頭。他從一塊塊木頭里,雕出了椅子和卷簾,也雕出了串聯(lián)這些物體的木鏈。也就是說,每一個部分都來自于最初的同一塊木頭,并非是獨立完成然后疊加到一起的。這一點總是讓欣賞者瞠目結舌、贊嘆不已。
葉森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以及木雕技巧的影響。在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里,材料是會說話的。每一種材料有其不同的個性,而藝術家的工作就是傾聽材料的語言,然后將材料的可能性發(fā)揮到最大。這些哲學思想在葉森的作品中很顯然地與木頭這種材料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但葉森更進一步的便是又在他的作品中注入了他對現(xiàn)代文明的觀察與感悟。作品中的木鏈,既給了原本木訥的木頭生命,又衍生出一份束縛感。這份束縛感似乎是在隱喻我們這些個體也正在被當今的社會與習慣所禁錮,而這份禁錮與分離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中則顯得格外突出。然而同時,木鏈又起到串聯(lián)的作用,這告訴我們,無論我們如何不同,我們依舊在同一片藍天下共衍共生。
“端坐——貫通中西”這件作品則將這份共衍共生的概念完美地詮釋出來。這件作品呈現(xiàn)的兩把椅子,一把是傳統(tǒng)的中國圓背座椅,而另一把則是維多利亞時期獨有的宮廷座椅。這兩把來自鮮明不同文化與背景的椅子卻都是來自于同一種材料。雖然它們相距很遠,但那長長的又衍生于同一塊木頭的木鏈又將它們巧妙地串聯(lián)在一起。它們面對著面,似乎彼此好奇又相互猜疑,它們陌生且熟悉,想要忽略卻又不得不承認彼此相連,相互共存。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