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何處惹塵埃

開幕時間:2016-09-30

開展時間:2016-10-01

結束時間:2016-11-02

展覽地址:香港中環(huán)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15樓C

參展藝術家:洪浩,劉建華,宋冬,杉本博司,張洹

主辦單位:佩斯香港

展覽介紹


佩斯香港將推出群展「何處惹塵?!梗瑥?0月1日持續(xù)展出至11月12日,并于9月30日周五晚間六至八時舉辦向公眾開放的開幕酒會。此展覽將包含藝術家洪浩、劉建華、宋冬、杉本博司和張洹的作品,并探索禪宗思想在當代藝術中對視覺性及概念性語言系統(tǒng)的影響。
展覽以五位藝術家的作品呈現(xiàn)了東方的宗教哲學理念對于藝術家在觀念探索上的深遠影響。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前衛(wèi)藝術運動的興起使得藝術家對于創(chuàng)作的思考逐漸脫離技法走向觀念上的探索,而來自東方的佛教以其極富內(nèi)省與哲思的獨特思考方法給西方藝術世界帶來了思想上的啟迪與沖擊。而亞洲作為佛教思想的發(fā)源地,已深深融入民族文化之中的佛教禪思與來自西方的前衛(wèi)藝術觀念也將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碰撞并誕生層次更為豐富的藝術作品。此次展覽「何處惹塵?!拐菑牟煌瑏喼匏囆g家的作品出發(fā),探索亞洲當代藝術如何重新理解禪宗思想及藝術形式,不僅僅是表現(xiàn)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一種對沉思體驗及藝術自我角色轉變的新定義。
「何處惹塵?!鼓朔鸾逃谜Z,集中體現(xiàn)了禪宗思想中的「空」及「無」這個頗為抽象且充滿哲思的核心概念。在此次參展作品中,杉本博司、張洹和宋冬的作品展現(xiàn)了禪宗思想在當代藝術中對視覺性語言的影響?!阜鸷!箯?988年開始構思到1995年完成,該系列作品展示了始于1266年的京都三十三間堂的千手觀音景觀。通過視覺上的重復,杉本博司借助了原本指引佛像創(chuàng)作的宗教及歷史概念來作為主題創(chuàng)作此系列。張洹則自西藏宗教和文化的靈感為畫面,以其獨特的、集結了強烈視覺沖突的藝術語言,在油畫作品「春天的罌粟花田No.24」中來帶來了表現(xiàn)力超凡的幻像與狂亂之景。
而「曼荼羅」則從佛教壇城畫的儀式中獲得靈感,僧侶以礦石粉末精心制作的圖畫卻在儀式結束后被整個掃空,回歸到空無一物的狀態(tài)。宋冬選擇了「曼荼羅」象征涅盤的精神符號,以世界各地的食品香料將其繪出﹣它們并非食材主體,而是以輔助品的角色去支撐整道菜品。這些圖形的背后是插過畫面的鋒利尖刀,似乎在臨界面上筑起的不起眼的屏障。而整個圖形有意留有一小部分的缺失,既是未完成,又象是壇城清掃儀式的開始。藝術家以看似輕巧的手法隱喻了精神與生活的微妙關系。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