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與相——曾孝濂個展
開展時間:2022-03-05
結束時間:2022-05-22
展覽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展覽地址:上海市徐匯區(qū)龍騰大道2555-1
參展藝術家:曾孝濂
主辦單位: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本次展覽是上海攝影藝術中心繼史國威個展后,在繪畫領域對植物題材的全新探索,結合曾孝濂先生以及國內(nèi)外藝術家的作品,在介紹博物畫歷史的同時,帶領觀眾思考攝影和繪畫在記錄自然過程中的互相影響。
展覽《畫與相》精選了藝術家曾孝濂的40幅代表作,他的作品描繪出自然萬象與草木榮枯。曾孝濂是我國頂尖的植物科學畫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被譽為“中國植物畫第一人”。他畢生致力于花鳥畫創(chuàng)作,恪守嚴謹?shù)目茖W精神,心懷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1997年退休后,曾孝濂筆耕不輟,用精湛的繪畫技法勾勒花鳥草木,謳歌生生不息的自然之美。
“信手涂鴉一頑童,機緣巧合入畫途,以臘葉標本為依據(jù),為植物志畫插圖。世人多不屑一顧,我偏覺得味道足。既要坐得冷板凳,也要登得大山頭。時而心猿意馬闖深山老林,領略狂野之壯美;時而呆若木雞靜觀花開花落,澄懷味象,感悟生命之真諦。動靜之間尋覓靈感之沃土。以勤補拙,死摳硬磨,練就無法之法。凝花鳥樹木于筆端,哄慰自己,也給觀者留下些許回味。隨意而安,盡力而為,平平淡淡,自得其樂。”
——曾孝濂
正如保羅·斯特蘭德(Paul Strand)所言,“攝影只是一條來自不同方向的新道路,通向共同的目標——生活。”自1839年攝影術問世以來,攝影與繪畫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影響。早期攝影風格及類型受到繪畫中構圖形式和人物表情的影響;攝影則對繪畫的藝術觀念造成了沖擊,促進了后者創(chuàng)作形式的轉變,現(xiàn)代主義藝術家更是直接將攝影引入繪畫。
在攝影技術還未發(fā)明的時代,植物科學畫家通過實地觀察和文字資料記錄植物的外形特點和生存環(huán)境,滿足了解、欣賞甚至掌控自然的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發(fā)展,顯微鏡、X光等成像技術在野生動植物研究領域得到了應用,攝影也為植物科學畫家提供重要參考。但照片真的能取代精心繪制的圖畫嗎?關于這一問題的爭論非常激烈,也有許多攝影師以動植物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和研究。
曾孝濂通過潛心觀察和創(chuàng)造性描繪不懈地進行花鳥畫研究。1958年,曾孝濂進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開始了近40年的植物科學畫工作,他先是悉心鉆研科學繪畫方法,而后又基于細致入微的觀察,創(chuàng)作出精妙絕倫的植物科學畫作品。退休后,曾孝濂在繪畫技藝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從花葉的脈絡到羽毛的紋理,他用畫筆生動詮釋大自然的藝術美感。
本次展覽將呈現(xiàn)曾孝濂先生的花鳥畫和荒木經(jīng)惟、劉野、喬瓦尼·歐祖拉(Giovanni Ozzola)等國內(nèi)外藝術家的作品,邀請觀眾于繪畫和攝影間見花香鳥語,拓展認識自然的角度和視野,獲得愛與美的啟迪,感悟人與自然相依共存的和諧關系。
關于藝術家
曾孝濂,1939年生于云南昆明。1958年高中畢業(yè)后進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先后為《中國植物志》、《云南植物志》、《西藏植物志》等科學著作繪制插畫,直至1997年退休。1983年至1988年,曾孝濂受聘為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科學畫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至1993年受聘為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1995年受聘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多年來,曾孝濂屢獲殊榮,作品多次被展出和收藏。1991年起,他為國家郵政局設計了十余套郵票。
關于昆明當代美術館(CGK)
昆明當代美術館(CGK)由昆明冠江集團投資興辦,自2018年開館以來,相繼舉辦過“地緣筆記”、"連接時間的空間——中法建筑對話展"、“譜系+ ——1978年以來的云南油畫”等重要群展;以及一系列個展,包括曾曉峰、唐志岡、馬克·呂布、張春旸、曾孝濂、馬云、于堅、何多苓、水雁飛、杜天榮、楊麗萍、劉建華、李季、姚鐘華、吳家林、羅旭等。昆明當代美術館立足于云南的歷史脈絡和地域風情,連接東南亞的地緣關系,通過客觀地梳理云南與中國、乃至世界的當代藝術的互動,呈現(xiàn)藝術在地域性和歷史性中的思考和實踐,成為一座強調(diào)文化多樣性和城市自然的當代美術館。
關于HLiiC
2020年成?于南京,致?于19世紀??影像的研究與制作,探索影像的另?種可能。依托現(xiàn)代化的儀器與設備及恒溫恒濕實驗室,HLiiC影像實驗室可為?眾、攝影及相關藝術?業(yè)從業(yè)者、藝術社群與商業(yè)機構等提供可視化、個性化的影像定制及輸出服務,實現(xiàn)從電?照?到19世紀??影像作品的轉換。同時,HLiiC與數(shù)?位國際??影像藝術家、數(shù)家國際頂尖19世紀影像畫廊密切合作,致?于??影像在國內(nèi)的推廣與研究。HLiiC Gallery擁有?量的19世紀經(jīng)典?師??影像原作與資料(例如路易·達蓋爾,威廉·塔爾伯特,約翰·赫歇爾爵?等),定期于HLiiC畫廊內(nèi)舉辦??影像?藝展覽,也可為外部藝術空間或藝術展提供策劃與?持。
特別感謝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由衷感謝曾孝濂先生及其家人、昆明當代美術館的聶榮慶、謝飛(Jeff Crosby)和朱子甲、《國家地理》編輯團隊以及HLiiC在本次展覽籌備過程中給予的幫助和支持。
感謝上海萬科和迪奧一直以來對我們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