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膠囊:上海的寓言
開幕時間:2015-06-19 18:30:00
開展時間:2015-06-20
結束時間:2015-07-13
展覽地址: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
策展人:具貞媛
參展藝術家:加哈達·達,里奇·費爾米,馬海平,葆拉·祖科蒂
主辦單位: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JWSTELLAARTSCOLLRCTIVES,SONICRAYGUN
“時間膠囊:上海的寓言”這個展覽的想法來源于我們對文化---這個人類社會學里最為復雜的形式之一的不同理解。文化其本身難以用只言片語來表達,它和我們?nèi)粘K褂玫恼Z言一樣,在不斷地更新,變化,完善。因此,文化不是某一個時刻的產(chǎn)物。為此,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很多人類學家嘗試去解釋并定義文化,但是至今我們?nèi)匀粺o法得到一個完全的結論。在后全球化的數(shù)字化現(xiàn)代進程中,文化在不斷地發(fā)展。它在影響人的同時,也在被人所影響著。
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平臺之上,這個平臺上充斥了各種多元的文化,彼此相互作用影響。在微觀和宏觀、國際和本土的交替變換中,新的文化在不斷地產(chǎn)生。因而,當我們說到當代文化的時候,在措辭上,為了肯定其不斷變化的狀態(tài),我們應該用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
這個展覽的另一個關鍵詞是寓言。作為一個深入了解多元文化的切口,寓言一詞在展覽的語境中被解構為“象征性地概括”。在這里,它以復數(shù)的形式,而不是單數(shù),由此特別強調(diào)出一個問題,即人們經(jīng)常用一些陳詞濫調(diào)去輕易地解釋文化間的差異,如簡單地把亞洲的文化元素描述為異國情調(diào)而已。而實際上,文化間的差異性并不止于此。
上海不僅是亞洲第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世界第三富有的金融中心,同時是韓國獨立運動思想和中國現(xiàn)代思想啟蒙的搖籃。上海憑借它濃厚的歷史底蘊和充滿活力的金融環(huán)境,慢慢崛起發(fā)展成為領導世界創(chuàng)意的先驅城市。
“時間膠囊:上海的寓言”意在使人們通過聲音和感覺去關注城市的文化。讓生命個體作為展覽的一部分,通過上海的市民和他們的生活,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上海。這個展覽通過人們的想法,感受,愿望折射出文化的演變和人與文化之間的互相作用影響。
通過為期兩周的線上及離線調(diào)查,我們將選出一些觀眾最為難忘的歌曲,然后由英國杰出音樂作曲家、音樂制作人里奇·費爾米將其收錄到上海兼收并蓄的聲音文化百科全書中。在第一段聲音裝置中,費爾米將在50首歌曲中選出五首,并將其重新演繹。他將用“顆粒合成”的方法來處理這些聲音。這些歌曲來自網(wǎng)上音樂愛好者的票選,與此同時,我們也收集了一些令老年人難忘的歌曲。費米爾將解構他選擇的五首歌曲,并將他們用“顆粒合成”的方式重新組合。音樂家潘岱靜和王萌將聯(lián)手即興為我們表演,作為對費爾米這五首特殊作品及原來的五十首作品的回應。
第二個需要參觀者共同參與的展覽由意大利籍的阿根廷藝術家葆拉·祖科蒂發(fā)起。在為時一天的課程中,她將面對六個上海觀眾,深切關注他們對物品的使用,消費和觸碰。通過照片,影像裝置,短片視頻等視覺形式使得被選定的觀眾成為了藝術品的一部分。祖科蒂的作品“我們所觸碰的一切”是一個耗時較久的項目,收錄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六十名受訪者,即將在企鵝出版集團發(fā)表。
獨立音樂人馬海平,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他對這個城市有著特殊的情感,本次展覽中他將憑借自身敏銳的感官來體驗24小時中這個城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聲景。他將用三段音樂來寓言他主觀感受上海的一天。這些音樂的音頻在90-15.1赫茲,已經(jīng)超出了人類聽覺范圍以外的頻率。
最后是一位沙特藝術家加哈達·達。她一直在尋找一種精神體驗,渴望完成在藝術家和參與者之間的自由轉換。受啟發(fā)于著名的法國哲學家德日進·皮埃爾的“我們不是一群為體驗精神生活而活的人,而是因著精神的靈魂才得以體驗塵世生活的人”一言,加哈達·達收集愿望的行為超越了語言,種族,性別,和社會政治界限。
在2015年三月到七月期間,這個展覽的策劃致力于將時間與空間特征顯著的藝術作品呈現(xiàn)于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的展廳中。展覽作為一個搖籃,將五個月來所收集的聲像和作品呈現(xiàn)給大眾。我們在這次的展示中引入了電子聲和感官體驗,使得觀眾有參與和觀察的機會。時間膠囊之上海寓言為我們在復雜多元的城市環(huán)境中開啟了一個新的視角,使大眾得以窺見這個世界上最多元繁華城市的內(nèi)在故事。